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勇退非无志,闲居况有缘。
哦松初到日,种菊是归年。
脱网鱼沉海,开笼鹤上天。
二年来往南丰路,饱听乡民说县丞。
刚果已如秋汉鹗,洁清仍似玉壶冰。
室无奸吏纵横入,门有书生旦暮登。
先子生辛未,齐年见此翁。
从容六纪内,隐约古人风。
教子从书积,延宾畏酒空。
蚤岁乡书荐弟兄,羡君再举上青冥。
蓝田方欲新漫壁,处士宁知却应星。
忍向伯高将束帛,谁从小戴授遗经。
鍊句工深兴味长,固知家学富青箱。
莫言一脔能尝鼎,更欲为余倾锦囊。
向来深夜快挥犀,不听清谈又许时。
净洗昏眸急呼烛,为君读尽一编诗。
玉立佳公子,哦松始戍瓜。
拳拳饬边琐,寸寸画江沙。
慷慨志忧国,清修僧在家。
高士终为簿,岂惟勾小稽。
鸾凰虽在棘,桃李自成蹊。
官府资关决,儒流仰品题。
小戴久仙去,何堪更哭君。
旧游惊昨梦,陈迹怆遗文。
晚暮期相与,死生俄遽分。
赤手拔鲸牙。
长安早看花。
竟春风、百里桑麻。
巩昌风俗今犹古,城郭弦歌足几家。
渭水北来同穴近,陇山西过武功赊。
天连苜蓿荒秋雨,地种葡萄压紫霞。
五两风生楚客归,梦魂先已到庭闱。
九疑舜冢苍梧野,三国周郎赤壁矶。
天地茫茫人自老,古今历历鸟空飞。
杨柳青青春水生,东风迢递送离情。
一时牛斗龙光动,万里关山马足轻。
朝雨软尘连陇道,暖云芳草入秦城。
久佐江安邑,英英誉望隆。
官闲勤看稿,公退或哦松。
课政逾三考,稽勋觐九重。
城郭年来静,官衙夜不扃。
照窗松炬烂,入座柏香清。
山近云偏重,秋高月倍明。
客边曾记旧为邻,游宦东瓯几度春。
抚字花封才誉著,奏功枫陛宠恩新。
一尊岐路同倾酒,千里关河独问津。
一官佐县丞负予,藉甚才名播两畿。
相逢已是三年久,复会其如千里稀。
墙边种竹清兴足,厅下哦松生事微。
马上郎官去莫迟,东南父老候多时。
石田硗硬资膏泽,赤子饥寒待母慈。
家年有源华胄远,君心如水故人知。
紫禁朝回解佩珂,香街遇雨马蹄多。
一尊祖饯阳关酒,两耳吴音子夜歌。
道远岂辞行迈苦,交深无奈别离何。
明明真理与时纷,曾把清心仔细论。
百虑已知归妙道,一尘无复寄灵根。
时来或可纡蓝绶,兴尽还思杜席门。
文脉绍云龛,儒酸味转甘。
一官人谓晚,三邑政无惭。
身健归何早,孤贤道饱参。
猗兰出众草,岁晚不可采。
幽幽涧底松,独立色不改。
成都有云昆,达识我所骇。
贡籍初登郡学生,海隅草木也欣荣。
一乡三秀真希阔,大笔千言岂猥并。
乐育从来推绛帐,作新何止换丹楹。
公家原在洪崖宅,自是洪崖向上人。
嗜酒一生真简淡,风标八帙更精神。
纷纷偶厌人间事,去去归寻洞里春。
少年挟策上金銮,三拜郎官鬓未斑。
不说知音在霄汉,但知投老向云山。
柳丝阴里陶潜乐,花锦香中潘岳闲。
东阳见夫子,格调骇心目。
相逢恨不早,请违何太速。
咄咄空中字,便便榻间腹。
西江客袂春风老,吹得归心乱如草。
鲵浪三篙下晚艎,去程不学寒蓬扫。
淮山苍苍淮水长,千里一官归故乡。
止足常佳汉二臣,早思幽退谢朝绅。
奉藩终乏三年最,学道才知一日真。
目病懒将书卷展,心闲得近酒杯频。
候船十日留瓜渚,寂寂衡扉隔霜树。
江头白浪大如山,空外青山横一缕。
出门顾影与谁俦,市上泥深过尺许。
退朝无事坐读易,索诗有客来扣门。
每看新进诸才杰,都是故家之子孙。
金兰结交岁迟暮,玉树照人天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