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汩汩寒渠水,迢迢落太行。


震雷崩断石,悬溜别清漳。


灌注分林麓,栖迟得草堂。

坊院东西俯玉河,古槐深荫绿云柯。


异时辱荐雄文似,几岁因窥马赋多。


凤幄侍筵辞禁直,龙楼问寝想仙珂。

龙虎河山旧帝京,高皇遗搆壁宫宏。


翠华想像三雍幸,缇帐瞻思六馆迎。


四海当年流颂化,千秋此地盛才英。

洛水嵩云空尔思,春新环佩尚仙墀。


桐圭未授周封典,柏卣仍陪汉会仪。


赤驷马卿能献赋,黄门扬子亦通奇。

帝宅金陵峙,儒垣璧水开。


川遗秦凿迹,山隐晋临台。


槎汉通南斗,文星出上台。

乌帽青袍犯晓风,月河亭憩别离中。


菊香篱落霜仍在,树罩烟光日正红。


碑剥欲沉藏佛偈,石奇如舞守僧穷。

物外丰神玉不如,往来常在太微虚。


两都模范归儒彦,天下英才入化枢。


鸣佩彤墀尧日近,横经御幄禹谟俱。

何为触热客来俱,槐市东头赤日无。


座上清言皆月露,樽前闲兴尽江湖。


敲冰凉沁玻璃碗,挂壁云生水石图。

词臣三命领成均,帝念留京典乐新。


不谓江山收丽藻,直将文物借陶钧。


宫衣暂辍金华席,江月晴分璧沼春。

旱云何事赋成均,总道苍生属望新。


丹陛宵衣传露祷,三雍拜诏肃郊禋。


风霾岂压祈年瑞,桃李偏宜化雨春。

太学新刊进修录,老夫三读仰儒宗。


挽回太古淳庞气,扫退如今轧茁风。


白玉堂前春浩浩,黄金台下月溶溶。

离合相看一怆神,百年宠辱梦中身。


无将建业秋江水,不及长安绮陌尘。


天畔文星珠斗近,座中时雨绛帷春。

西清法从沐恩偏,日日论思捧御筵。


岂谓廷中摧五鹿,复教门下纪三鳣。


离声蓟苑河桥雨,别梦秦淮月夜烟。

天语亲承召赐绯,镐京南去引儒衣。


授书暂出金华殿,拜命新趋白虎闱。


苑近士林霞并入,竹深山馆雪犹飞。

卜洛千秋虎幄存,执经今日满桥门。


诸生疑问更相谒,六代风流未可论。


钟阜松萝玄武仗,鼎湖弓剑孝陵园。

偕老愿嗟违,兹辰遂并归。
剑从泉底合,灯向地中辉。
山雨沾容翣,江霞变阙衣。
百雉周遭气势雄,一江萦抱步趋同。
地分关陕耕桑外,望入荆襄烟雨中。
设险未须占习坎,开司端可应亨丰。
山深不复问书邮,梦向圜桥忆旧游。
道自中天悬杲日,君今砥柱障狂流。
金华殿上山林气,白首天南漆室忧。
□欢仙令且攀辕,四百峰头酒一尊。
入洛定知将□□,倚闾先喜见王孙。
灯前夜话千山寂,树底秋□万壑諠。
西风猎猎满干旌,恋阙犹悬薜荔情。
岂为怀仙求大药,总怜招隐缓王程。
青山色借云间舄,绿酒晴□鹤背笙。
梦里青羊且信疑,今朝南楚定归期。
先生六馆人师上,圣代千秋孝理时。
朱橘正堪霜后荐,锦衣行见膝前嬉。
十年关陇道,文学老貂裘。
久别重相见,相看更自愁。
早膺朱绂宠,暂为白云留。
快为归去痛相离,不语看君可那思。
士亦有心宁好爵,时方酣意遂幽期。
孤弦流水馀三弄,绝壁高山有一枝。
当行飞雪冻寒侵,是夕把君诗细吟。
若为泰交增赤泪,如追携手发孤心。
浮云千古何须恨,多垒四郊谁独深。
郑谷园居我兴同,吾园遥隔海云东。
一春坐忆浦南雨,此日来瞻江上峰。
返照渐催归路暝,昏鸦齐噪满林风。
胜会难期一笑同,招延此日荷贤东。
上客自吟青玉案,野蔬不羡紫驼峰。
黄尘陆海蒸炎暑,碧树荷亭起夕风。
城市园林迥不同,入门翠霭眩西东。
丛篁逼仄短无地,曲径盘旋忽有峰。
亭上把杯邀落日,水边岸帻倚微风。
暂领幽栖乐,都忘作宦时。
迂疏故人念,踪迹野鸥知。
引月牵吟幔,留云护药篱。
我亦幽栖好,新开水竹居。
道心成澹泊,习气半消除。
慷慨能忘世,疏慵不废书。
见说官居好,悠然吏隐情。
花边棋屡覆,竹上句时成。
勋业看前辈,才猷范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