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鼯鼠终成五技穷,老于文字苦无功。


谩将平日雕龙口,细为离骚说豸虫。

人说篇章晚更雄,建安诸子未为功。


今朝春草传新句,昨夜灯花缀玉虫。

白头身落乱书丛,粗遣残年不记功。


乞得闲官歌楚些,始知君德被昆虫。

花落残缸睡味酣,九霄谁正梦传柑。


百千灯满虚空界,半夜回光独闭庵。

忆得葆真池上春,水晶帘底看灯人。


当年京洛随车客,今夜江湖卧病身。

火龙衔烛御城游,喜入升平四百州。


惆怅长安今夜月,为谁重上汉宫楼。

碧瓦朱甍午影凉,软风翻袂送清香。


荷花也似知秋近,故敛羞容避夕阳。

山色波光入座中,笑谈不觉酒杯空。


掾曹莫作刑官看,兼有江湖隐者风。

芰荷香里文章静,蘋藻汀边职事清。


若使渊明知此味,折腰五斗可忘情。

野情萧散不便书,老大无心赋子虚。


待借南湖双艓子,绿荷阴里看游鱼。

平湖奁镜净无尘,地接西坛共一云。


安得御风如列子,更邀明月访元君。

居连里巷室连甍,多谢能空凿壁生。


幸有馀光子何损,岂无邻好我先倾。


已知涉世蘧蘧梦,但欲求田俋俋耕。

官好那愁度岭难,年青不怕瘴烟干。


山逢仙吏夸丹灶,涧向明时愧考槃。


绘阁风帘排秀入,讼庭霜笔到春寒。

病懒青山意自如,颇惭文似负吹嘘。


无论孺子曾悬榻,犹忆中郎旧授书。


茂苑棠成初惜荫,武陵花发不通渔。

初闻循吏赐黄金,旋见徵书入禁林。


别日秋霜飞旆满,异时春雨讼庭深。


朝廷岂少批鳞事,湖海能无谏猎心。

清白关西代不衰,风猷吴下去还思。


生平自是无三惑,暮夜何烦有四知。


明主自传青琐钥,举朝争诵皂囊辞。

万事吾难解,孤怀可易开。


即今毋贵少,能不小怜才。


浊雾霾文苑,雌风冷啸台。

七尺丰碑在,千人涕泪余。


差闻董狐笔,能胜乐羊书。


惠泽溪同远,清心玉不如。

辙迹春泥少,谁来恼薜萝。


不嫌诗社累,仍傍酒人过。


一字官堪薄,千秋仲孰多。

长沙不吊屈,绛灌乃徒劳。


小恨无封事,何烦更反骚。


久应明长者,穷好近吾曹。

被幞何其易,辕攀出且迟。


赐环它日在,投抒片时疑。


我狎风波事,君投山水辞。

为尉不凌守,居官能近民。


烟霞行部足,鸟雀讼庭驯。


赏自胶东厚,谗仍即墨新。

汉庭贵张赵,文吏争读律。


吾独爱彭宣,时时饰经术。


霢霂使车雨,晶濙讼庭日。

握手无存没,遗孤自始终。


此生唯泣鹄,不死为丸熊。


玉貌先年毁,冰心后日融。

大令吾宗彦,风流今在君。


八蚕清转励,五马重仍分。


瘴色凭骢破,乡书与雁闻。

入门相见便呼奇,大觉风标胜昔时。


才读永州司马记,又吟杨部法曹诗。


龙门目我能无愧,牛耳期君定不疑。

鹫宫高踞凤城南,半入杉松暝色酣。


杯底应徐无俗韵,坐中殷许有清谈。


新蟾似尼严谯漏,倦鸟疑催俗客骖。

初从窈窕转深幽,忽敞中天与目谋。


杰构时时撑碧落,回廊面面俯清流。


涵星浅藻催浮动,入雨疏筠佐唱酬。

江左诸徐不乏贤,菰城接武迪功先。


还惊天上麒麟骨,载睹洲前鹦鹉篇。


拙似君苗思毁砚,老逢钟子重留弦。

屈指归田事事真,可从时态怨沉沦。


天留岁月私黄卷,我自春秋得素臣。


若下但宽赊酒处,沃洲何待卖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