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武夷之山天所辟,三十六峰炫丹碧。
中有精庐祀紫阳,万古斯文赖昭晰。
东海之水龙所宫,吞吐日月涵长空。
镜里青鸾飞去早,冰玉襟怀长自保。
玄发年来变成缟,凤雏总喜风标好。
欲慰慈亲跻寿考,堂前特种忘忧草。
风光端不让天台,百尺珠帘映日开。
寄语道人留半榻,功名债了拟重来。
山色摩空势欲齐,时闻幽鸟隔云啼。
新诗吟就无穷趣,起向琅玕节下题。
寒流几派泻层湍,声撼长空去不还。
夜半忽惊清梦觉,却疑风雨响琅玕。
帘卷珠宫月满床,清风细细袅炉香。
病躯无计堪调摄,安得还丹一粒尝。
丹成八表任遨游,丹灶空存几度秋。
欲丐灵丹换凡骨,不知仙子肯从否。
芒鞋远谒洞中天,只为双亲已暮年。
此意群仙如洞鉴,今宵好梦愿相传。
决决泉流溅石虹,青青瑶草卧仙尨。
道人洞里朝元去,看院惟留鹤一双。
清湍数里逶迤来,绕向仙宫一鉴开。
身世分明方外境,谁言弱水隔蓬莱。
瘦筇吟倚上苔梯,路入深林望转迷。
料得仙宫应不远,白云深处午鸡啼。
一铎新持教汝州,西风话别岊溪头。
骊驹迭奏催行酒,霜柳难将绾去舟。
飞梦不离闽岭月,作人有待郤林秋。
萍踪十载寄江湖,空涉风涛负壮图。
此日红莲欣共赏,昔年白璧悔重酤。
功名随分心常泰,势焰薰天骨亦枯。
十年芹泮育英才,夜夜庭闱有梦回。
喜趁瓜期过梓里,欲从华旦献霞杯。
趋朝重捧毛生檄,访古闲登郭隗台。
幽潭百尺众流钟,下瞰深崖一脉通。
胜概应从天地辟,人间风景迥难同。
纱厨髹几净无埃,宝篆清香锦帙开。
墨迹远从先世得,诗筒多自翰林来。
青毡旧是传家物,大手真成补衮才。
三年作宦在钱塘,曾共湖山醉几觞。
今日独为千里客,何时重上百花航。
吟边风月诗名旧,望外关山仕路长。
瀚海收鹏运,蓬麻托鴳窝。
容身天地阔,搔首鬓丝皤。
恋阙心常赤,还家梦亦多。
日月双飞鸟,乾坤一大窝。
人生真似寄,发绿顿成皤。
景物江南好,诗朋座上多。
妙简蓬瀛适可亲,风流儒雅更无论。
玄机秘启青藜夜,大造潜回绛帐春。
桃李门前新雨足,弦歌海上古风淳。
广文先生匹马来,嫩李夭桃花烂开。
粤海羽翰奋秋翥,禹门鳞甲殷春雷。
清时斗岳名方重,梓里河山看屡回。
数月初谐结发成,谁堪孀守得今名。
芳心不与青山竞,苦节从教白发生。
漏室庆全冰玉质,巫峰羞杀雨云情。
白鹿青原路几许,上高中据万山雄。
乾坤总布阳和脉,朱陆谁多与仲功。
一贯赖君传道艺,三城分席启愚蒙。
番禺校北天关院,振铎声高四野闻。
入室芝兰同臭味,向阳花木总荣欣。
道行琼岛堪浮海,洽化人心重采芹。
早慕共姜节,还夸孟母贤。
尔来授经处,应废蓼莪篇。
麟经褒贬究宣尼,较艺京闱属命题。
深院下帘朝品藻,明窗批卷晚然藜。
桂香偏喜从人折,日色宁教过眼迷。
玩芳亭子泮之涯,身在毗陵即是家。
促席翠烟浮绛帐,倚阑红雨湿乌纱。
秋香篱落陶彭泽,春草池塘谢永嘉。
儒职清高荷美除,南还荣养有谁如。
官居鲁泮诸生表,家近秦淮半里馀。
前绛雨沾新背笈,北堂花拥旧肩舆。
我闻匡庐镇南服,云是禹贡敷浅原。
昆仑支脉远分析,衡岳五岭遥相连。
大江西来浪翻屋,万古眤立洪涛前。
明月双擎掌上珠,兰香桂馥蔼庭除。
为奇为偶数无定,寝地寝床欢有馀。
昨夜紫光方照室,今朝佳气又充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