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曲江并马记吾曾,华发头颅日渐增。


绕膝喜君孙有子,开颜对客祖为曾。


镜中白镊殊堪慰,经里玄成且代兴。

宦达良不偶,遇合固有时。


昔年同籍者,显膴递相随。


南北渐离散,倚伏理难窥。

行矣登长路,乘秋入上都。


与君暂离别,握手复踟蹰。


在昔投嘉会,振策事齐驱。

星聚由来美颍川,太丘德邵更称贤。


一经射策科名起,两地分符宦绩传。


棘寺恩新宜活狱,硕人诗就辄思玄。

留滞乡园久,无心更出山。


圣人方罪己,逐客岂投闲。


未敢终违世,何妨更抱关。

廿载通贤籍,难期聚会同。


关山时去住,岐路复西东。


已慕汉阴叟,还希塞上翁。

蓬瀛回首十年过,扰扰尘中鬓易皤。


欲究图书规邵子,偶拈刀笔附萧何。


光风霁月吟边少,绿水青山梦里多。

芙蓉花底望青霄,老鹬横空彩凤遥。


慵理槁梧翻旧谱,旋沽桑落试新瓢。


江门叠浪随风滚,山外浮岚向日消。

东风联辔杏花旁,几载金兰道谊长。


共拟人龙终作瑞,宁知玉树不禁霜。


生刍万里怀封鬣,落月三更满屋梁。

气淩山岳有馀辉,欲竭经纶补舜衣。

云锦发残天地隐,阳秋评尽古今非。

英贤有道曾何究,造化无情不憗遗。

曾卧邻家瓮底来,醒时何似醉时佳。


行藏敢道慕嘉遁,疏懒不妨同打乖。


绿竹丛中拉嵇阮,碧桃开处拍洪崖。

不枕邯郸祇曲肱,短帘疏雨梦魂清。


鸿毛身外谁荣辱,蜗角人间自战争。


心了古今惟邵子,眼空天地是庄生。

白发䰐鬖不自嗟,青云推毂仗谁家。


真成潦倒冯郎署,须谢揶揄邓仲华。


书崇不禁思厌胜,糟邱或可寄生涯。

南山嵂屼天地中,儿孙叠叠罗诸峰。


势摩青苍压厚土,允亘宇宙无终穷。


君家堂上双白发,气象恰与南山同。

春水溶溶鉴海平,风潮相送一朝程。


如何令尹来消息,三日同年听橹声。

近依北斗献琅函,谏议今为大省参。


敷纳旧声留辇下,疲癃新疏说江南。


莺花日暖星轺捷,鱼藻风清帝泽覃。

东望蓬莱极海云,仙筹满屋旧曾闻。


老馀骢马留桓典,归卧青山共少君。


华发笑看明镜在,彩丝犹忆画帘分。

客意逢秋自感伤,还将此意赋君堂。


儿童岂识晨昏乐,老大空惊岁月忙。


闾里有人夸昼锦,乾坤无地答春阳。

骢马行,骨权奇。
连钱被体玉琢蹄,绣衣五采金带围。


据鞍顾盻生光辉,临发长鸣振金羁。

鹤骨崚嶒鬓有丝,青衫才著便思归。


高堂幸有亲堪养,未必功名与愿违。

圣人初政日方升,独立台端仗老成。


一道歌谣听不尽,须知四海望升平。

袨服奇装巧日增,百金财可一缣成。


苇帘布缘黄絁被,时为封章达圣明。

亩税丁庸自祖宗,巧名新意日重重。


归班第一章封奏,民力东南久已穷。

百年天下是金瓯,根柢东南此四州。


同日震惊非小异,使君何以慰宸忧。

十载青云逐后尘,冰霜此日见阳春。


书生别有迂谈在,拟托阳关赠故人。

黄叶柴门忆驻鞍,瓜期屈指又秋残。


玉尊不及沙头饯,明月长留海上寒。

古嵩山下一城安,井落参差画里看。


黎庶几年占得岁,朱幡此日快凭阑。


才名岂必惭诸子,忠信由来重百蛮。

霄汉初分列宿光,固陵回首是桐乡。


驿程到日齐封尽,乡信回时郢树苍。


莫以官曹殊内外,直须政事抚流亡。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


把赠金陵半轮月,为君随处扫炎蒸。

宫槐影里散鸣珂,还忆联镳杏苑过。


天地百年欢会少,风云四海别离多。


苍生喜有诸公在,素食其如贱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