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斗绝开双阙,浮云莫与齐。


一夫当贾屋,干骑阻磨笄。


白草龙沙阔,黄天雁塔低。

乱厓层壑水粼粼,一见渔舟一问津。


修竹到门云里寺,流泉入袖雨中人。


地从南渡多遗恨,湖比西家亦效颦。

满眼垂杨照绿波,就中春意此先多。


不将歌管酬佳景,拟奈翠漪堂上何。

游骑翩翩从使君,娱宾亭上宴西曛。


座中不用频辞酒,明日青春已一分。

柳色绕堤金粉明,湖光浮岸玉烟轻。


风柔日薄恰新霁,正好访春来此行。

千峰万壑断飞埃,百顷湖光演漾开。


大块丹青随意得,炎天冰雪傍舟来。


不禁杨柳牵衣袂,况复荷花近酒杯。

金陵山水四方闻,天阙嵯峨更不群。


台殿散临云外起,冈峦遥向日边分。


幽人兴发清虚界,正月春生锦绣文。

净域秋如昔,佳宾胜在兹。


壶觞牵野兴,歌咏发岩姿。


殿古高云积,林深落照迟。

一巘盘回万壑分,故人曾此憩清群。


雁鸿已失孤飞影,鸾凤空馀五色文。


诗冢久埋江上草,使车遥隔岭南云。

白旆横江事已非,烧馀林麓转稀微。


山中殿古仙长在,云里庵成人未归。


武姥漫遗苍玉佩,石人犹拥紫霞衣。

汉家虎玺重分铜,銮坡厌直金莲红。


海角疮痍烦大手,循良不愧古人风。


偃蹇霜风铃阁寂,蒙茸春色圜扉空。

钟磬近香台,鸣驺半路回。


庄严菩萨界,善信宰官来。


合掌缘同结,攒眉禁暂开。

冷月清霜雁鹜池,相逢斗酒自难期。


人从安石栖山日,客及参军奉使时。


坐上可能留北海,花前犹似在东篱。

花满车茵酒满船,乱云堆里访枯禅。
林深何处无芳草,人静有时闻杜鹃。
神屋画飞青䃸磹,灵潭阴罩赤蛇蜒。
溟溟二气何磅礴,瞰观天地乃郛郭。
伊谁横骛溯寥廓,振翮驰骋脱尘壳。
我闻湖东有居客,襟神逸宕无涯略。
紫云长护丈人峰,早识延明快似龙。
几载菁莪歌乐泮,百年礼乐待临雍。
行看诏下优三老,更拟书成上九重。
十年看汗漫,浪迹寄江湖。
入社惭居士,登高愧大夫。
烟霞迷短径,风雨散平芜。
绝巘县云峻,禅宫拂斗回。
藤缘芳径入,石溜镜池开。
树郁千章合,花涵百和来。
碧树明秋霭,清飙度晚钟。
回流彯组练,列嶂削芙蓉。
渔唱纷堪引,鸥盟浩欲从。
一樽江上思鲈酒,两首伊滨忆鳜诗。
今日东田遂前请,香梗绿蚁鲙红丝。
俗子丛中暂拨忙,团蒲中夜拟禅房。
澜头岩穴仙都邃,石上轩楹佛土香。
宿雨生秋醒客梦,霁云回日借山光。
寒意初销,韶光渐美,屈指新正一七。
薄雾烘晴,微风送暖,偕伴骋游芳陌。
万里桥西去,好探取梅花消息。
休沐无官事,公庭且放衙。
城中寻胜地,道上引高牙。
潭府临芳径,东岩玩物华。
炎歊何处涤尘忧,共约东山寺里游。
一鸟不鸣山更寂,千林增翠雨初收。
老身犹喜康强在,佳节须将酩酊酬。
名途十载抱离忧,此日重欣结胜游。
山色不随人事改,烟光似为客来收。
底须身外论丰约,且向尊前共唱酬。
兹园旷不涉,寒草忽已芽。
同游三四人,及此风景嘉。
芳梅如我期,朱萼承素华。
寺按郡东南,僧尝为我谈。
初因晋大士,来获古灵龛。
历世名空在,重兴德乃堪。
铁马横戈三十秋,天涯肯忘旧交游。
看君材气万人敌,何日关河一战收。
判把身心专报国,不忧骨相晚封侯。
青山如戟倚云霄,仙去岩空鹤可招。
蜃市气澄金阙出,龙宫云閟玉书遥。
风生桂楫时呼酒,月冷松门夜听箫。
上方楼阁水声中,艳色江花间竹红。
禅榻萧条多岁月,断碑零落几春风。
半林夕照喧啼鸟,万顷玻璃漾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