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清歌空得隔花闻,寂寞堂前日又曛。


共待夜深听一曲,女儿弦管弄参军。

清歌一曲暮云长,秉烛呼卢万事忘。


朱履三千回别院,金钗十二照华堂。


谁言工部生来瘦,漫说司空见后狂。

花竹周遭十二栏,万家明月满长安。


夜深庭院天风起,队队霓裳出广寒。

掩径频年侣博徒,阳春堂上白云孤。


才闻北里歌红拂,又见东园演窃符。

水云深处木兰航,白雪纷飞大雅堂。


莫向五湖寻旧迹,于今司马在郧阳。

光阴百岁迅流霞,一曲东篱擅马家。


何似翰林新水令,秋风迁客走天涯。

翛然文室卧楞伽,一枕江南兴未涯。


三十六陂春水色,画船箫鼓载吴娃。

南陌朱楼并马寻,一尊尘外共披襟。


齐姜久擅高唐曲,越客同操下里吟。


烛映纱厨春色浅,香飞罗袂夜寒深。

把袂重过白板扉,一尊岚霭坐霏霏。


云因洛水先春现,雨为阳台彻夜飞。


烂漫歌喉萦锦瑟,轻盈舞态拂罗衣。

列炬明妆出,寒宵兴未涯。


翠翘偏束凤,青鬓俨涂鸦。


艳艳珠摇月,亭亭玉照霞。

赤栏桥子畔,来过百花丛。


一径延新绿,孤亭坐落红。


歌声全度雪,舞态半随风。

一径蓬蒿入,层台面绿波。


客携桑落酒,人倚柘枝歌。


夕露更衣堕,晨星襆被过。

荡漾青丝笮,淹留白接䍦。


人歌朝雨后,客醉暮云时。


隔竹觞频送,穿花席屡移。

玉娥不是世间词,龙舰春湖捧御卮。


闾巷教坊齐学得,一声声出凤凰池。

麝散高空。
层梯峭、相随步屧玲珑。
笑围歌阵,寒气变作春融。

倚楼看,霜融素瓦,路近烟碛。
弦索繁声渐发。
镫帘动影似织。

曲波映柳腰肢袅。
拖烟缕、浅掠萦回沙道。
云意碧嵯峨,动冶歌云杪。

每至关情唤奈何,茶颠较酒不争多。
曼声怕到销魂处,雅诨从将换艳歌。
常期计已过花朝,因闰称元再此宵。
灯焰明因离月晕,歌情妙不借笙箫。
驻颜酒当三千核,取景人疑廿四桥。
恰当胜地又佳时,暑去人来月与期。
空水亭为开面目,新秋柳亦竞腰肢。
园摹画格形生影,妙解歌情肉并丝。
耽病因诗总是魔,破除独借几回歌。
醉听易惹闲思绪,茶韵销来试若何。
烘炉润鼓。
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
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
才得听歌便泪垂,眼前不似旧听时。
青春多半遭离乱,白发能消几度悲。
客子满堂笑,主人情未央。
虽则情未央,隐隐摧心肠。
但怜歌者苦,未知听者伤。
狂士自有真,士亦未易狂。
高会亦有需,为乐未易量。
美酒买十斛,玉笙置两傍。
柔风回上座,明月鉴中庭。
主客辞方毕,惟知歌可听。
珠江渡口名家子,引商刻羽兼流徵。
朱槛满明月,美人歌落梅。
忽惊尘起处,疑是有风来。
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
船窗倚处蘋风晓,淡学内家妆束好。
和歌休用十三弦,看取樱桃红绽早。
五湖今夜游船少,犹胜五陵添蔓草。
何处号多情,秋波心畔青。
古长安、不少银筝。
会得中年陶写意,商女唱,也轻盈。
黛眉颦翠,玉指弦冰,少年心事愁忆。
感遇悲秋,借四柱、流泉幽抑。
酒晕难留,梦痕无据,可怜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