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严霜肃原野,落叶菰城隈。
危楼一以眺,佳丽纷悠哉。
日华映仙掌,光生浮玉堆。
我家苕溪山水窟,流寓娄东归未得。
前年避地到乡闾,亲戚欢迎慰岑寂。
长桥崒峍势如龙,下饮大溪垂渴虹。
二难初自吴兴至,文采应如瑞凤毛。
乃祖勋名当世重,故家乔木与云高。
钟山翠色明归旆,杨子波光逐去舠。
康乐清风费梦思,敢题凡鸟到门时。
瑶华日仰今何暮,玉树云停迥未期。
半夜丝桐还自贮,平生尘榻为谁私。
蓬山仙子任天真,乞领南麾奏疏频。
金锁阙边辞黼座,水晶宫里得朱轮。
公庭事简烦丞掾,斋阁诗多泣鬼神。
劫灰吟未了。
正庾郎萧瑟,江关秋老。
寒枝夜乌绕。
翠竹笼烟,苍苔萤露,吹箫院落空明。
看碎萤避扇,瘦蝶寻灯。
细语嫦娥知得,曾照见、香誓钗盟。
白鹭悠悠去不还,渚云汀草一生闲。
暮年不入西州路,空倚梅花说住山。
笠泽高风寒凛凛,苕溪凝雪白皑皑。
扁舟我独乘归兴,自是不因安道来。
汉唐遗刻在江干,右史殷勤辑坠残。
剔去藓文人乍识,传来墨本字犹完。
六书体法从兹辨,二费声光遂不刊。
道场古名刹,浮图冠其山。
峰峦日星上,栋宇云雾间。
罗立千柱宫,欲亢九虎关。
春雨丝丝著杏花,晓寒如雪袭窗纱。
东风客馆还飞絮,三月王孙政忆家。
张鷟文章多中选,陆机兄弟总才华。
春城飞絮晓纷纷,金水河边更送君。
阙下马卿怜作客,江南沈约最能文。
天围断岸归帆远,水落黄河野树分。
宗系传康乐,精修学远公。
相寻当暮岁,行李犯寒风。
累积浮生里,机惭半偈中。
君胡为兮乐吾土,临水登山吊今古。
故鄣城外君回船,诗中不吊陈霸先。
关中布衣呼不起,挂瓢堂中君独倚。
苕水西来引秀江,秋风秋晚挟轻航。
残烟断霭横村落,酒舍旗亭接野塘。
山色歌姬残翠黛,稻香田父砍云黄。
著我春江听雨眠,沤波亭下水如天。
当时度得参差玉,吹起春风满钓船。
南乡飞雾似轻埃,舟带残潮款款开。
松菊对临犹浩气,乾坤沦掷是雄材。
山中卦影初逢遁,市上仙风旧姓回。
向来大父宰鄞时,满眼春花锦绣帷。
归取家藏瑶帙看,吾翁亦有赠行诗。
紫翠重重罨画间,东南胜概似淮山。
水晶宫里神仙宅,看取西风跨鹤还。
绿发监州册府归,驿程千里寸心违。
吴台春暖蠀蛦甲,苕水烟烘翡翠衣。
敛翮镇看霄汉碧,引吭谁羡稻粱肥。
六篇高论吐虹霓,报罢扁舟击汰归。
地上麒麟须远到,天边鹰隼且卑飞。
秋来苕下醪醅熟,寒去江头脍缕肥。
忆向苕溪泊酒船,宁知绿发便华颠。
只今行脚一万里,重此惊心二十年。
箬笠蓑衣真我事,清风明月苦论钱。
飞阁接天都,珠宫控太湖。
山光围百雉,野色入三吴。
木落禽声尽,云崩塔势孤。
玉律韶年夜可怜,金樽彩袖各争妍。
群公总是阳春调,处士能开玳瑁筵。
恋栋春星同客聚,窥帘明月向人圆。
杏花开满夫差城,城头初月纤纤明。
春风幸不弃岩穴,蓬蒿亦自来簪缨。
谢公暂著东山屐,步兵本是江东客。
鸳鸯飞去潦波平,曾听骊歌忆送行。
南浦移舟官树绿,西亭酌酒晚风晴。
异乡春近多新梦,远使书回足旧情。
画师小景如传神,自昔水墨无丹青。
老钱变法米家谱,妙在短幅开烟屏。
烟屏咫尺互明灭,赤城霞绮山阴雪。
盘屈度埼礒,嵚崟复谽谺。
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
峭壁生苍藓,清泉长赤砂。
柳家汀洲孟冬月,云寒水清荻花发。
一枝持赠朝天人,愿比蓬莱殿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