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
想苍烟金虎,碧云铜爵,恨满乾坤。
郁郁秣陵王气,传到第三孙。

督府上卿天下无,淮阳出镇怜雕枯。


忧时隐念悬鱼釜,计国深思入爨苏。


民有长谣歌惠恤,吏无横索及穷逋。

数月江帆一雨无,黄沙飒岸野田枯。


方春众盗愁兼剧,比郡三农困得苏。


敢爱玄牲将奠瘗,即防白屋转流逋。

周氏饶望族,自宋世德茂。
鹤林卧麟冈,山脉萃芝秀。


笃生侍御公,犹坰在天厩。

文武传芳百代基,几多贤哲守成规。


仍闻吐握延儒素,犹恐民疵未尽知。

故人何所似,契阔已多年。


旧事闲应记,新诗老更传。


花开三径雨,门闭万峰烟。

苦忆吴门隐,翛然一钓竿。


烟霞双鬓老,天地五湖宽。


阅世凭乌几,逃名著鹖冠。

阖闾城头垂白云,周家亭子当斜曛。
后有专诸墓,前有要离坟。


梁鸿客冢落其畔,断碑荒草愁氤氲。

彭蠡西归去棹长,东风江上送周郎。


数声忍顾歌骊曲,三月惟赍养鹤粮。


寄远柳应攀驿路,思亲花每梦河阳。

诗筒千里寄佳声,贱子疏慵合负荆。
喜色剧增东上阁,清风如对洛阳城。
忘机定与群鸥狎,寄远时听一雁鸣。
褐衣人识五陵豪,彩笔凭陵气象高。
曾醉洞庭山下月,笑从渔父诵离骚。
夜雨连江落雁秋,苇间三日自夷犹。
高人正返荆溪擢,归客能停笠泽舟。
欲别不堪频把袂,当歌惟有一登楼。
峥嵘彩笔气犹雄,何意相逢碣石宫。
裘马始能辞塞下,莼鲈偏自忆江东。
携来剑作双虹色,归去冠仍一鹖穷。
相逢意气酒垆傍,薄宦宁知俸一囊。
繁露书难追董相,醇醪交自得周郎。
朝朝苜蓿年堪老,处处芙蓉秋可裳。
嘉会逢休沐,城南枉客车。
竹深三径里,松偃六朝馀。
贝叶齐诗策,莲花照梵书。
江左千年调转孤,只堪长啸共吾徒。
可能省署开文苑,未必河山邈酒垆。
凉入蒹葭黄鹄起,酣来风雨白龙呼。
劳劳频送远,城下俯江流。
夜雨三山渡,秋风七泽游。
酒边堪顾曲,赋里似登楼。
尔作山东客,新从历下来。
中原怜数子,落日一登台。
揽辔关门气,飞书幕府才。
曾为虎丘主,惯蹑虎丘山。
踞石了公牒,呼僧款客关。
但寻花影对,常载月明还。
旟建鱼呈梦,珠还海偃波。
门墙环棫朴,弦诵乐菁莪。
载咏憩棠句,时赓击壤歌。
剡章书上考,纶宠锡名贤。
自任催科拙,惟知抚字先。
庭前无薤拔,梁上有鱼悬。
泽国日多故,岩城岁复侵。
龙蛇常走陆,夔罔复依林。
制挺风雷厉,原田雨露深。
圣世求民牧,神君逭主忧。
循良冠五岭,劳勚阅三秋。
鹊喜巢圜土,乌慈哺戍楼。
西山屹立何雄哉,倚天盘地高崔嵬。
壮气峥嵘逼太华,秀色缥缈连蓬莱。
蓬莱咫尺临天阙,遥对兹山最奇绝。
周君真猛将,豪气众所推。
天兵征七方,风声撼三陲。
天山一骑发,勍敌三箭夷。
十万天兵渡海南,师臣都统内臣监。
周君独制妖蛇命,不数同时一二三。
忆昔敬皇隆化日,属当江省校文年。
持衡骢使推双竹,入彀鸿生愧比肩。
连帅遐方仍懋绩,抚安中土竟虚传。
妙龄驰誉满东吴,落笔骅骝走坦途。
四十年来鸣道学,一千人内最群儒。
二松不负经纶志,三径真成隐遁娱。
红尘亦自有幽期,客子征车暂下时。
天际暮云黄似酒,山中瑶草绿成丝。
秋高紫陌花先动,寒到空林鸟自知。
昔人画梅谁最奇,独数花光与补之。
二人去后几百载,至今声誉犹昭而。
当涂太守清江彦,能与梅花写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