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华堂开宴列牙旗,璧月流辉玉露垂。
宝篆香添知夜永,金莲燄冷觉春迟。
挥毫觅句诗初就,击鼓传觞令四驰。
侯门人物总熙熙,况遇太平全盛时。
午夜笙歌喧绮席,瑶天星月炫旌麾。
喜逢佳节传柑处,忽忆当年侍宴时。
闻说濂溪孙子贤,家风独守一青毡。
翠深窗外当时草,红绽池边旧日莲。
教子不忘庭下训,躬耕肯废垄头田。
市酒难醺,客衣长薄,天气初寒。
闲寻鲁甸,城郭已荒残。
满眼离离禾黍,听不尽、暮鸟秋蝉。
老怀耻为绕指柔,常恨不得登三邱。
春花满眼春日美,江山何往非胜游。
啼莺一声碎幽寂,南山面目如初觌。
闻君何从得拱璧,神功雕琢无难色。
如此奇材自不多,况复芳年何可及。
事业云霄应有时,学问渊源岂无极。
四海交游老尽非,如君年少又相违。
申明亭下烟花暝,惟有泉流送客归。
蓟北春深翠紫重,何来词客此过从。
元龙豪气应无赖,公瑾风流岂易逢。
槛外柔飔回野马,花边香霭散游蜂。
周公王懿亲,进退系安危。
居东二年馀,四海皆嗟咨。
二公位阿衡,未见出一词。
旌旗照耀海东瀛,洞悉嗷嗷待哺情。
澎岛弹丸归指顾,海民环堵颂仁声。
阳春有脚风先暖,春雨如膏日渐晴。
我公奉命恤民艰,千里汪洋任往还。
破浪冲风身不惜,咨寒问雨鬓先斑。
灾黎得解颠连苦,海涘重沾渥泽颁。
温风怂恿柳婆娑,两见春来蜂蝶多。
迁变时光如转烛,迟留日影欠挥戈。
思君欲问加餐未,苦思能令太瘦么。
噫嗟兮文公,岿然兮秘宇。
怅王室兮多难,独勤劳兮左右。
四国流言兮冲人不知,东征问罪兮慆慆不归。
今观益公帖,老气肃锋铓。
孙氏青毡永,宜开宝墨堂。
伯符早世将军死,邺下群臣贺魏公。
石马荒凉眠道左,紫髯仓卒帝江东。
二乔信是倾城色,甲第空规建业宫。
寺门高敞接层山,殿角低垂瞰碧湾。
凉意自生只树底,尘心先堕翠微间。
风摇朱实僧前落,路绕苍崖鸟外攀。
溪云载屋莺啼昼,溪涨浮花柳著绵。
门外小舟如意去,清斋人起卧茶烟。
大灵无涕登苍穹,叫阍不答天梦梦。
开辟以来千万劫,水火疾疫与兵戎。
谁言盛世无灾祲,尧水汤旱周大风。
四海声名久,中朝德齿优。
金华方入侍,琳馆遽归休。
全福人皆仰,孤风世莫留。
同余栖隐地,只在白云根。
野草行无路,孤舟入有门。
已存栽竹地,不买种桃园。
寻春杖屦偶乘闲,多谢诗囊肯破悭。
坐石有言盟白石,爱山随意买青山。
风光报答可无诗,渐喜春风熟燕泥。
客至甚思留竹隐,书来无奈趣岩栖。
幸同故国云虽暮,朗诵新吟日未西。
红梅高赏趁春晴,不记年华几甲庚。
花酒一时双遣至,却愁不似对梅清。
大道公行居广居,敢将仁义作蘧庐。
直须至理超然会,不在陈编细字书。
武夷云会总儒衣,今似晨星渐觉稀。
晚节喜君同臭味,不嫌枯淡肯来归。
门前题凤风何薄,雪夜回舟意未真。
谁似松溪弄明月,兴来载酒访幽人。
扣舷牛渚盟当践,落帽龙山约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