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
慷慨怀黄虞,化理何由臻。
步出城西门,裴回见河滨。
文潜真可人,壮岁有老心。
尘境暂来寄,天机元自深。
鸾凤翥赤灵,亦有鹤在林。
清风入北窗,幽旷谐我心。
之子亦宴坐,焚香斋阁深。
平时仙道家,蓬蒿倚瑶林。
贤者规模众所遵,屏除外饰贵全真。
盍簪既屡宜从简,为具虽疏不愧贫。
免事献酬修末节,都将诚实奉嘉宾。
公从帝所享钧天,归及三春景物妍。
洛鲤烹鲜随玉馔,姚黄开晚待琼筵。
身同五福居周分,心似南风助舜弦。
夏木清阴合,公当雅燕开。
前轩鸣脆管,密席列英才。
坐久风逾快,欢多日易颓。
谪宦亡聊又出奔,敢期冠盖也临存。
豪华自厌蒸人乳,冷落能来叩席门。
莫叹愁肠充苜蓿,从来醉眼盖乾坤。
日昴验星躔,阳和梅占先。
未教疑雪似,早已夺春妍。
少缓芳蕤放,多令秀句传。
中秋有月更有酒,乐事赏心并二难。
万里无尘银世界,一清彻底玉溪山。
素娥伴兔夜无寐,仙侣乘鸾晓未还。
明珠生老蚌,光彩射西湖。
岁晚颖方实,春荣木不枯。
卿儿是麟否,陵母梦云无。
连日愁多雨,还谁歌雨灵。
已看船入市,安用驾冲星。
葵掩庭中赤,蒲添石上青。
霁景还天道,吾诗亦性灵。
槛浮少陵水,堂倚太邱星。
城日低仍白,村烟远更青。
雨霁诗初至,朝来鹊有灵。
老农频望岁,野史亦占星。
风水萦新碧,云天露少青。
三叹朱弦识者稀,君才何处不相宜。
且醒无定输瀛梦,共醉有时际会卮。
桂蔼晚香留月阙,菊舒寒滟迸霜篱。
商盘周鼎镇神州,宝剑森严杂佩钩。
篆出籀斯能有几,法推羲献更无俦。
长戈壮士千钧力,树老寒藤万丈头。
有脚阳春到处催,小车叨逐傍花来。
东君煮酒频烧叶,稚子迎门静扫苔。
丰草未将晞露报,汗樽聊向晚晴开。
生春暖律谁能吹,寸心万里何当驰。
威加海内念方国,也思猛士歌云飞。
狂游不识今与古,闉阇便作潭潭府。
苍山寒日近禺中,揭浅缘深足茧重。
仙子未归辽海鹤,轩皇曾驭鼎湖龙。
诗题古壁无人续,梦断钧天何处逢。
长安倦客,不堪重整旧朝衣。
天香尚带馀霏。
盖世虚名何用,政尔畏人知。
团扇流连,镂满月影娥池小。
费尺素裁来,襟袖好风偏杳。
皴石枯松,研罨画、上林承诏。
凭高一览。
紫翠相围光照眼。
下瞰平湖。
马湖桥畔曾分手,五见凉风换葛衫。
上国无媒干禄餋,北山小隐免林惭。
石池乘月通泉水,苔径锄云种竹杉。
汩汩寒泉泻玉筝,泠泠标格映清冰。
愁中为鼓秋风曲,不负移家住秣陵。
阴雨压春意,坐怯衣裳单。
骚经旧香草,想绿沅湘间。
云深翠凤杳,天阔苍虬寒。
力破阴山雪,蹄穿塞草烟。
微劳如见寻,垂老不须怜。
渝峡远通涪万水,嘉陵险接阆中山。
分符刺史初行部,旧语参军正解蛮。
橦布芋田征税薄,青松白鹤讼庭间。
宿幸依刘表,时蒙说项斯。
方为感知赋,遽作送行诗。
万里通吴蜀,千山隔梦思。
皂盖蚕丛去,青祗凤历颁。
雪林猿叫峡,春院鸟啼山。
文字传三楚,恩威化八蛮。
微生非自异,翠樾愿深藏。
谷口逢罗网,人间重采章。
全身珠缀络,一项锦成囊。
欲知归期近,朱墨复在手。
出门岂无时,官事少邂逅。
张公晚定交,千仞仰森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