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篱落秋芳本自华,色香况复似梅花。
误将栗里先生馆,认作孤山处士家。
有菊蒙梅姓,寒香亦近之。
渊明方待酒,和靖已成诗。
雪未滋清骨,霜还剩碧枝。
夜听吹笛满空山,睡起寻梅古寺间。
一种孤芳谁解得,漫从僧舍伴云闲。
清霜绛帐卷芙蓉,遥见文姬淡月中。
自敛色香羞自献,肯随桃李媚春风。
抚景新诗敢自慵,冷香丛里兴无穷。
半岩松雪才数朵,无限山林万古风。
平林漠漠淡含烟,绕径梅花别有天。
短发可能催白尽,一回见尔一添年。
萧飒山堂一此君,岁寒非尔孰为群。
双清不入繁华调,倚遍江村日暮云。
江门义口石桥东,雪后槎枒树树同。
数点个中存一画,几人花外得神通。
霁霜玉笛满城头,晓探寒花劲气浮。
恰是老梅屯雪阵,先将游骑骋清秋。
吴蓬载玉。
记拥蓑画里,烟溆曾宿。
一片湖云,色换千山,风尖碎了横竹。
凤城寒色。
正昨宵冻涩,西楼残笛。
碾碎玉街,树树冰纹待堪摘。
平时化力与扶持,莫道春工未肯私。
暗有浮香通淡月,瘦无寒叶到空枝。
腹中太白何多锦,句下韦郎自不知。
堂上高人解赏音,孤根未放草来侵。
不妨此后颁春力,却得从前爱日心。
模腊曾看黄淡淡,试妆犹恐晕深深。
茅舍疏离出素英。
临风照水眩精神。
娟娟新月又黄昏。
影落林塘凹,斜入茅檐角。
月黑缟袂逢,天寒翠袖薄。
世无杜陵人,清吟久零落。
庾岭梅花,到江空岁晚,始放南枝。
岂徒冰雪蹊径,不受侵欺。
孤高自负,尽炎凉、变态无期。
寻春不遇欲空归,竹外横斜拾一枝。
且喜东君有消息,隔香应不怕疏篱。
雪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从来天道尚栽培,妙手仍能顷刻开。
万壑千崖收腊去,三花两蕊唤春回。
松筠早结同心友,桃李真堪后乘陪。
树杪风来玉佩惊,仙香远胜市廛清。
细看一段孤高趣,恰似幽人避世情。
庭前有奇树,幽艳发寒柯。
寂寂众芳歇,绵绵生意多。
孤根依岭表,高节委岩阿。
谁遣冰魂照夕阳,摇摇一任北风凉。
眼前共有几多蕊,鼻观胡为如此香。
佳实会须归列鼎,孤标已自压群芳。
闻说东庵梅最好,何须远访西湖。
金衣相映玉肌肤。
幽香俱可爱,颜色不妨殊。
靓妆才罢粉痕新,递晓风回散玉尘。
若遣有情应怅望,已兼残雪又兼春。
汉宫颜色十年癯,白首春心梦有无。
幽谷渺然徒自托,冰壶较尔意谁孤。
更防戎马犹含碧,不语黄昏独握珠。
每到严冬眼自骄,嵯峨一树倚山腰。
偏怜塞上将军笛,不负高楼玉女箫。
霜色欲销逋客鬓,雪花全染逐臣貂。
春半梅将尽,中庭尚一枝。
不娇偏爱瘦,无艳故多姿。
笛韵从风乱,香魂入梦思。
东风昨夜到天涯,玉种移来宰相家。
不是此心坚似铁,雪霜枝上敢开花。
亚枝低,累累挂绿,秀才卖风味。
绀珠匀缀,忆嚼徵含宫,龋齿妍丽。
佳人手摘檐牙倚。
空山雪满,又携筇吟绕,疏烟笼岸。
不似梨花,几度东风怕吹散。
环佩湘妃迹杳,思洛浦、梦魂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