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六州铁铸错,四海金为瓯。


兴亡几变灭,明月长清秋。


忆从党祸起,中原堕旄头。

诗礼椎徐徐,律令符急急。


翛然世纷远,爱此山斗入。


政无劝课条,功蔑捕虏级。

铃索闲闲静冶堂,槐阴匼匝柳丝长。


东君五日如京兆,早及残红醉艳阳。

练袂蒿簪不下堂,肯随时世画眉长。


旁人莫解东风意,只道花梢合向阳。

房公堂是盖公堂,漏下无声日正长。


应念常山蛇阵处,有人搔首立斜阳。

盼断双鱼,不知尺素从何寄。
水云迢递。
难得相思字。

怕说行期,乍领略、别离滋味。
况又是、江南三月,饯春天气。
两岸柔条和泪折,一襟幽怨凭谁洗。

斗城将军半段鎗,汉宫美人半额妆。
碧眼禅僧坐空室,花雨半床云半窗。


道如大路皆可遵,不间不界难为人。

美人只隔淞江水,不待秋风首重回。


今日吴公居第一,少年贾傅最多才。


遥怜细雨催春到,忽忆桃花对酒开。

往年曾佩双湖组,古刹犹题三塔湾。


堕雁重寻湖浩渺,断虹浑记水回环。


两州隔涉名无改,二纪栖迟老复还。

百里绕吴烟,重过喜地偏。


深城迟闭户,细港倒回船。


暮汐蛏开甲,秋原木放绵。

青帘绣柱练川船,忽过衡茅话昔年。


客邸壶觞乡语共,禁城钟鼓宦情悬。


慈恩寺里花迎马,郭隗台前剑倚天。

记年时、三星明处。
尊前携手相语。
家山幸有瓜和芋。

高氏八千古,驺哄溢街坊。
庸夫俗子,夸道锦绣裹家乡。
谁识书生心事,各要济时行己,肯顾利名场。

十年谁遣不宁侯,麇奔鸟散十七州。


馀州蹙蹙能几许,史君今作载酒游。


诸公饮俊已濡首,眼前百事不挂口。

锦江三月水平沙,小泛人间博望槎。
故郡叠楼山缭绕,长亭嘶马树周遮。
心因险道常多折,发为浮名大半华。
学仙曾未列仙班,犹在尘埃扰扰间。
满路旌麾偏骇鹤,片时尊俎偶看山。
一江衿带连诸郡,万石巉岩折几湾。
朱檐矗矗耸山巅,一目全收万里天。
观物可探康节学,凭虚谁悟子云玄。
春深坛杏当窗看,夜半仙藜隔座然。
都亭杨柳秋来短,独采黄花映别觞。
五马双旌万馀里,西风随处挹清香。
短李书来剩说君,相逢消息不堪闻。
杏花东国还时雨,鸿雁南天空断云。
师道本缘天下立,襟期重感故交分。
山随白雪远,花与春风长。
酒力薄遥夜,南枝霏暗香。
斜阳淡远林,溪云散空谷。
山僧暮不归,微雪入寒竹。
雨暗虚庭竹,烟荒堕石苔。
归鸦栖不稳,飞上短墙来。
嘉果车行夹路香,练川今作小河阳。
太冲亦爱花如锦,未敢蒙头过魏塘。
渡口唤扁舟,雨后青绡皱。
轻暖相重护病躯,料峭还寒透。
老大自伤春,非为花枝瘦。
一杯椒醑。
惜饮难成醉。
爆竹声中人未睡。
堂上挂黄山,辉映庭前春雪。
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
须知天锡与方壶,比似镜湖别。
云度苍江冷,花飞碧海春。
谁家无斗水,涸辙有穷鳞。
自笑投珠客,犹怜泣玉人。
豪华犹六代,胜事在吴门。
绿树湖边寺,红云海上村。
桑麻常夜缉,橘柚向秋繁。
柴荆乌鹊定,风叶正萧萧。
落日清江上,怀人沧海遥。
年华随杖屦,生事寄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