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闲于独鹤心,大于高松年。


迥出万物表,高栖四明巅。


千寻直裂峰,百尺倒泻泉。

何事鞠侯名,先封在四明。


但为连臂饮,不作断肠声。


野蔓垂缨细,寒泉佩玉清。

山实号青棂,环冈次第生。


外形坚绿壳,中味敌璚英。


堕石樵儿拾,敲林宿鸟惊。

石浅洞门深,潺潺万古音。


似吹双羽管,如奏落霞琴。


倒穴漂龙沫,穿松溅鹤襟。

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


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

鹿亭岩下置,时领白麛过。

草细眠应久,泉香饮自多。

认声来月坞,寻迹到烟萝。

云北是阳川,人家洞壑连。


坛当星斗下,楼拶翠微边。


一半遥峰雨,三条古井烟。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

相访一程云,云深路仅分。


啸台随日辨,樵斧带风闻。


晓着衣全湿,寒冲酒不醺。

石窗何处见,万仞倚晴虚。


积霭迷青璅,残霞动绮疏。


山应列圆峤,宫便接方诸。

主人成列仙,故榭独依然。


石洞哄人笑,松声惊鹿眠。


井香为大药,和语是灵篇。

堪羡鞠侯国,碧岩千万重。


烟萝为印绶,云壑是堤封。

山风熟异果,应是供真仙。


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


衔来多野鹤,落处半灵泉。

阴宫何处渊,到此洞潺湲。


敲碎一轮月,镕销半段天。


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

鹿群多此住,因构白云楣。


待侣傍花久,引麛穿竹迟。


经时掊玉涧,尽日嗅金芝。

云北昼冥冥,空疑背寿星。


犬能谙药气,人解写芝形。


野歇遇松盖,醉书逢石屏。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


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

粉洞二十里,当中幽客行。


片时迷鹿迹,寸步隔人声。


以杖探虚翠,将襟惹薄明。

窗开自真宰,四达见苍涯。


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


棂中空吐月,扉际不扃霞。

久在仙坛下,全家是地仙。


池塘来乳洞,禾黍接芝田。


起看青山足,还倾白酒眠。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高栖只在千峰里,尘世望君那得知。


长忆去年风雨夜,向君窗下听猿时。

爱彼山中石泉水,幽深夜夜落空里。

至今忆得卧云时,犹自涓涓在人耳。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


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


人迷白路羊群石,水卷青天雪里雷。

团团休复颂齐纨,蕉叶精新举世传。
更爱四明来处异,可量三伏用时便。
已无酷暑侵肌骨,肯放青蝇触几筵。
痴儿公事退还休,拄策仙岩最上头。
莫但驱车行偪仄,且须橐笔赋深幽。
百年古木缘云立,五月惊雷破峡流。
渺渺珠江水,风尘揽别衣。
相逢值花发,万里向秋归。
东海空怀古,青山独采薇。
窗中望苍翠,春木起晨霏。
孤嶂才盈尺,长松未合围。
萧萧此仙客,日日候岩扉。
春游清兴已阑珊,送子扁舟独上滩。
诸老谩期花下醉,好山应待画中看。
晓行嶂雾侵衣润,夜漱溪泉透齿寒。
乍晴天宇莹无尘,短策轻衫发兴新。
过鸟一声如劝客,青山万叠总迎人。
回头便与氛埃隔,入眼真于水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