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百日归期恰及春,馀年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刘侯才勇世无敌,爱画工夫亦成癖。


弄笔扫成苍角鹰,杀气棱棱动秋色。


爪拳金钩觜屈铁,万里风云藏劲翮。

金玉堂中寂寞人,仙班时得共朝真。


两宫无事安磐石,万国归心有老臣。


家酿可供开口笑,侍儿工作捧心颦。

雪云寒气著离杯,道北轻风大旆开。


太守直居千骑上,将军仍自九天来。


征鼙曲曲渔阳掺,后乘人人邺下材。

真宰动洪炉,万物皆消息。


唯有三珠树,不用东风力。


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贫有分离苦,官无早晚宜。


又为千里别,未觉十年迟。


日与江山远,风连草木悲。

循州窜,漳州窜,懊恼吴团练不见。


贾团练,芜湖覆,临安覆,生憎陈。


都督死为贾都督,当时失刑赖虎臣。

朝催筑城夫,暮点团结兵。


民民皆动摇,一日十数惊。


所赖官长贤,抚劳得众情。

吾宗宝刀清如水,东夷昔时献天子。


孤光昼射沧海寒,杀声夜吼蛟龙起。


上为镣琫下珧珌,粲如珠玑耀朝日。

宪府高临粤徼隅,新披戎莽握兵符。
风云西引湘山出,楼橹南看汉柱孤。
夹帐三千犹组练,画田百万尽氍毹。
远塞频经扰,重烦团练行。
堠兵传虏信,关吏说边情。
月黑深防檄,风高屡按营。
几年笑傲负缑云,一日重寻麋鹿群。
归老慢贤疏太傅,不侯谁念李将军。
霜天剑气闲中见,月岭笙声醉里闻。
义旗高建奋先声,唇齿相依共结营。
自许孤忠能报国,还期众志果成城。
连乡各为身家计,协力原推子弟兵。
一片旌旗事远程,櫜鞬日日向南行。
迢迢远道征鞭急,赫赫炎空火伞擎。
移筏敢辞泸水热,登陴长望瘴烟平。
河外诸藩北控胡,美君家世领鱼书。
旧传将略名尤重,却过亲庭庆有馀。
使节频烦民未息,边庭清晏候仍虚。
通侯年少侍中郎,主客名园满国香。
赐酒九行勤貊使,一帆千里送吴航。
鸣弦屡奏前筹捷,摛藻俄传秀句长。
四野尚风尘,民生日转贫。
谁知持戟士,亦有读书人。
过客多怜我,深衣不称身。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集贤殿学士上柱国会稽县开国公徐浩撰并书。
呜呼!有唐良弼李公讳岘,字延鉴,今上之三从叔也。
曾祖司空吴王讳恪,大父工部尚书、赠吴王讳琨,烈考兵部尚书,朔方河东节度使、太子太师、赠太尉、信安郡王讳祎。
湖光一片绮筵开,老矣将军去复来。
漫说风尘轻似叶,岂教笳鼓动如雷。
悲歌气喷三河少,武略功高八阵才。
举宗南渡日,相恃得元戎。
谱系通江左,家声愧洛中。
一抔埋宝剑,三锡负彤弓。
江迹留空垒,牙枭谶异徵。
报君忠贯日,吞虏气填膺。
死战悲杨业,生降唾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