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


翠凤旧依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


至今游客伤离黍,故国诸生咏雨蒙。

垄干劳久戍,大将未班师。


抗议回天意,忘身为圣时。


人心崄莫测,时事远难知。

旧弼初收召,惟公力赞扬。


都亭移供帐,全魏彻封疆。


大度宁猜阻,群言自中伤。

道德补天石,勋劳夹日龙。


犯颜无不尽,造膝略皆从。


岁贡来戎币,秋防灭塞烽。

位历公卿贵,身兼将相荣。


珥貂仪一品,锡带价连城。


入告推忠厚,躬行本志诚。

早擅渊源学,常怀恳款忠。


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

视草堂前石一拳,何人移置自何年?


久怜翠色连重地,故拔孤根近九天。


俯仰百年承雨露,等闲千尺接云烟。


故家御史遗书在,为录鳌峰旧赋篇。

执戟扬郎久不迁,频年从幸到甘泉。


赐归特许先三日,作赋时令奏一篇。


翠勺娱人花带露,貂裘倚马草横烟。

间代唐丞相,当时太史公。


白麻存旧物,青简见遗风。


鸣玉蓬丘峻,专城楚泽雄。

貌取遗容奠酒樽,千秋灵爽荡精魂。


东皋旧里欣同郡,太岳高门重孝孙。


独秀峰峦犹有泪,始安城郭黯无言。

谷口之孙材刃铦,如针处囊立见尖。


平生苦心在坟索,入月犹未高骑蟾。


若嫌寿史六十五,论次未必三长兼。

驾轺老子久婆娑,坐听笙歌拥绮罗。

十里西凉忆如意,百年南国比流梭。

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

六国商于恨最多,良弓休绾剑休磨。
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张仪欲奈何。
天禄对藜灯,丹铅照眼明。
虽称小朝士,不是老书生。
职重三场笔,官联六馆名。
折足黥徒未易欺,箦中死士亦何为。
魏齐断首庞涓死,祸报由来不可知。
燕公未肯祖虚无,悍俗归仁举国书。
莫道邦人都背德,壁间犹有海潮图。
禀禀齐成业,得之权公碑。
逢时初多难,退密安庭闱。
深怀经纶策,起佐虎罴师。
飞盖穿林外,行厨就竹间。
酒狂思海泻,歌响遏云还。
逸骥方腾跃,疲驽强附攀。
夜窗细跋烛花红,窗外那知雪堕空。
危坐不如眠较暖,纸衾休要水沉烘。
庚子岁维夏,亢阳一何骄。
侵寻徂暑迫,恻怛圣虑焦。
祈祷喧三农,雩祀奔百僚。
闻道孤山未有梅,春郊早已艳玫瑰。
何当结伴林家去,共撷香英酎一杯。
灞桥风景渺荒寒,最好骑驴物色看。
得似西湖湖上境,被公驱使入毫端。
忧旱忧蝗恰一年,未春喜见六花妍。
极知气脉艰调护,须得医和为保全。
阿佛常时奋老拳,为衔诏旨意精专。
且烦大士开颜笑,吹散曼陀黼扆前。
未问含章眩晓妆,巧将圭璧叠宫墙。
爱民天子心尧舜,犹自黄封降御香。
列仙朝罢玉皇家,一色中单衬白纱。
才得东皇呈上瑞,万年枝上早开花。
大名垂宇宙,秀气发岷峨。
学比渊云赡,才方贾马过。
九朝资直笔,二子振贤科。
天密丛云晓,风清一雨馀。
三长太史笔,二典帝皇书。
按武知何者,沾恩匪幸欤。
钜笔曾编两大藩,江山如画朔风酸。
如何地下修文手,还要南朝旧史官。
一瞬风云宇宙新,一家中外几朱轮。
归来却就千钟养,赢得深衣处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