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乱文龟壳细相连,惯卧青绫恐未便。

洁似僧巾白㲲布,暖于蛮帐紫茸毡。

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

细声蚯蚓发银瓶,拥褐横眠天未明。


衰鬓镊残攲雪领,壮心降尽倒风旌。


自称丹灶锱铢火,倦听山城长短更。

短景窗易黑,长宵炉少红。


直令贫到骨,未害气如虹。


志士元谋道,儒生敢讳穷。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


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


规模不盈丈,广狭足容膝。

凿地泥床不费功,山深炭贱火长红。


拥衾熟睡朝衙后,抱膝微吟莫雪中。


宠辱两忘轻世味,冰霜不到傲天工。

节物闲门里,人情老境中。


雁声凌急雨,灯影战斜风。


糟䤑新醅白,柴锥软火红。

两星残火地炉畔,梦断背灯重拥衾。


侧听空堂闻静响,似敲疏磬袅清音。


风灯有影随笼转,腊雪无声逐夜深。

片地为炉古,长镵斫雪来。


蒲团容膝坐,榾柮向人煨。


凿破昆山璞,方如暖阁开。

穴地为炉了一寒,肉屏毡帐任无缘。


晨烧树下沾霜叶,夜煮山头泻月泉。


已借阳和归故絮,更分光焰到残编。

野人劝我凿地炉,才能容膝便有馀。


土床屈曲方六尺,墐涂何必髹丹朱。


广文无毡与客设,蒲团但学僧跏趺。

穴处尝闻太古时,规炉凿地亦几希。


便成简易真淳俗,坐唤儿孙共打围。

天地风霜日夜新,地炉稳坐暖如春。
筋骸已畅心无用,转愧窗间映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