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吴童控马衔。


晚入东城谁识我,短靴低帽白蕉衫。

早从偏门入,暮从南堰归。


鲍郎山前路,空翠浮烟霏。


秋令忽已深,病骨频添衣。

城上赤云呈胜气,眉间黄色见归期。


幕中无事惟须饮,即是连镳向阙时。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
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


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

重槛构云端,江城四郁盘。


河流出郭静,山色对楼寒。


浪草侵天白,霜林映日丹。

古城仙鹿远,百感赴斜曛。


海气千年聚,山形九斗分。


神鸦饥啄藓,宰木蠹藏云。

落日依依下石头,乱云东望是苏州。


人间何似归心切,独有春江不断流。

碧天向晚,远云开疑是、江南山色。
渺渺孤鸿残照外,独上高城望极。
鸡散台空,萤沉苑废,龙去沟无迹。

片帆南下水悠悠,归路分明记昔游。


西照入江疑晓日,晚风吹暑当凉秋。


闲身自断同孤鹤,世事无劳问野鸥。

一尊何处慰穷愁,清夜前除问蔡侯。


露冕中原新政绩,鸣琴南国旧风流。


波声淮海环公署,山色徐方照郡楼。

雁声哀怨极淮天,际晚惊呼雪打船。


古驿鱼稀谁撒网,虚沙马过自随鞭。


人烟顽犷空多智,形胜丘墟又几年。

落日寒江上,吴舟挂短篷。


荻花连岸白,烛影傍人红。


大泽眠鸥鹭,晴天响雁鸿。

雉堞云平临北斗,桥门流水接西湖。


绸缪巷落萦镫火,输转东南锁舳舻。


西子馆前多半夏,越王台下有蘼芜。

已出三华离蕊宫,还过栗里访陶公。


寻幽独恨芳春暮,对酒空怀此日同。


蒲柳回塘新雨绿,松杉横阁晚霞红。

断续悲笳起丽谯,冥冥晚色四山椒。


隔江人散虚分米,十里津喧蜑趁潮。


夕照含山心悄怆,西风动地鬓飘萧。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冯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晴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说剑城为冶,开尊物有华。
同来浮白者,俱是草玄家。
净社依青嶂,高斋傍赤霞。
万壑阳回后,层轩夕望时。
落霞光倒映,爱日影西移。
未拟登楼赋,先赓伐木诗。
苍莽入墟落,凭高态万千。
麦城春动地,海气暮横天。
宿鸟下晴翠,疏灯摇暝烟。
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
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
逼晓人移帐,当川树列风。
一望江城思有馀,遥分野径入樵渔。
青山经雨菊花尽,白鸟下滩芦叶疏。
静听潮声寒木杪,远看风色暮帆舒。
薄暮登城暑气微,风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满目惭高隐,白发盈头爱落晖。
水带平芜双鸟下,云连远寺一僧归。
红楼鼓歇乌轮堕,浅水横舟弄渔火。
春风生草雉堞青,随处软茵供小坐。
断烟飞鸟入杳冥,关市行人竞幺麽。
高台高高画角雄,五更初发寒城中。
寒城北临大河水,淇门贼烽隔岸是。
长风送过黎阳川,我军气雄贼心死。
乘阳节气烧痕知,晚霁轺中四望宜。
雪照虚岩疑月早,梅含冻蕊怨春迟。
无端山鸟迎人啭,不尽溪云背马随。
十月荒乡,海气增寒,晚眺层楼。
正西风飒飒,千林木落,斜阳澹澹,万井烟浮。
侧帽微吟,凭阑北望,顿起边关万里愁。
宫柳犹遮旧女墙,角声孤起送斜阳。
英雄百战成寥落,吴楚平分自渺茫。
寒雁动愁离塞远,暮江流恨入云长。
江光微蘸女墙边,城影缘山半插天。
疏树忽生云路雨,短桥空锁石湖烟。
牛羊远近归童牧,罟网参差傍客船。
高堞邗沟上,清秋夕眺中。
远烟千树碧,落日半湖红。
岁月空歌凤,音书久断鸿。
秋山几点澹无辉,官柳萧疏尚拂衣。
落日半城风色紧,寒鸦偏傍楚宫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