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数刻又移半日闲,倚楼朝雪正怡颜。


委蛇原色苍龙甲,宛转城阴玉带环。


曾是茵凭偕出处,聊于木雁得中间。

藓径踏层斑,高林古木间。


雁随平楚远,云共太虚闲。


晚霭昏斜谷,晴阳露斗山。

解带缓幽忧,登城复上楼。


断烟横沔水,孤鹜入洋州。


浩荡成遥望,凄凉起暮愁。

满目望不极,城楼当最高。


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


平外斜通骆,深中远认褒。

楼压荒城见远村,倚阑衣袂拂苔纹。


猿啼晓树枝枝雨,僧下秋山级级云。


招客酒旗临岸挂,灌田溪水凿渠分。

鱼鳞波面夕阳微,旋见游船续续归。


酒后笙歌催急拍,城根灯火唤开扉。


孤扬傍水疑人立,病叶零风似蝶飞。

盛阳丽楼台,烂如锦绣错。


日入暝烟起,俯视但冥漠。


即此悟人理,天道固可度。

登高散凉目,隤然日云暮。


逃暑良巳恹,恋景复延顾。


广野起暝色,层闉合昏雾。

惊风走枯蓬,百里不暂息。


密云乘飞雨,前山坐成隔。


蓬老初无根,岂辞远为客。

长夏淮天郤似秋,居人未解白貂裘。


云起岱山时涨雨,风迎沧海欲横流。


日边渴问长安使,天际频瞻贾客舟。

积水动微吹,高楼浮薄阴。


登临倦非土,潇洒劝披襟。


涤涤原野旷,熹熹城郭深。

高楼望不极,野兴远相宜。


宇宙一长啸,山川多所思。


薄寒才胜酒,短景不禁棋。

摇落客愁乱,登临秋色空。


溪流寒更碧,霜树晚增红。


旷野驻残日,虚轩来朔风。

远水全无地,高城略近天。


龙吟忽半见,虹饮竞相鲜。


鱼鳖争乘渚,儿童狭济川。

高楼新雪后,春意已端倪。


绕石泉声急,围城柳色齐。


滞流贪适兴,幽僻懒招携。

新晴彊人意,步上西城楼。


云烟开井邑,绮绣错田畴。


离离麦就熟,翳翳桑尚柔。

虚楼一望极封疆,积雨晴来野景长。


水接海门铺远色,稻连京口发秋香。


鸣蝉历历空相续,归鸟翩翩自著行。

短发飒西风,暮角声中,翛然独立。
脱叶孤峰,露苍红石骨。
万里关山人不见,侧身天地今何日。

登临慰两眼,不暇顾炎天。


万顷大江水,枕压城郭边。


沙际少渔鼓,岸曲纷商船。

闲上高楼第一层,千秋遗恨望中增。


玉颜底事埋青冢,隆准何年困白登。


御水尚遗金帅碣,方山犹有魏家陵。

醉倚层楼发浩歌,忧时孤愤意如何?


奔涛动地鲸鲵斗,毒雾笼城瘴疠多。


望支朔方多锁钥,愁多炎塞有干戈。

崤函东去通伊洛,谁道潼关铁壁坚?


秦地山河夸百二,周家虎旅仅三千。


传烽正苦征兵日,归马空思偃武年。


欲问升平资庙算,休寻华岳睡中仙。

凭栏吊古望咸阳,秦焰才消又汉唐。


四塞雄关虚锁钥,万年王道是金汤。


连营边徼勤输挽,屈指乾坤几战场。

客中相见偏怜汝,笑出吴钩脉脉看。


侠骨凭陵湖海气,壮心牢落鵔□冠。


衔杯雨歇三湘阔,抵掌风生六月寒。

独上高楼起晚愁,蒹葭衰柳绕长洲。


征徭偏有三吴苦,杼柚真伤万井秋。


失侣孤鸿翻北叫,背人寒水自东流。

新月低空照素秋,将军乘暇共登楼。


谈兵醉后谁能事,舞剑灯前此壮游。


孤角风从燕塞起,千山云傍蓟城流。

会晤何迟别太早,白首相违感衰草。
郭南咫尺望飞旌,况复青山之外红尘道。


渡汾水,向平阳,一官两佐郡,突见君才长。

寒色浮城上,遐荒尽目前。


南云接汾晋,东路转幽燕。


烽举兵威振,冬来杀气连。

地道通辽海,山岚隐蓟门。


登城秋草遍,拂剑早霜繁。


清切闻芦管,苍茫见塞垣。

都门飞羽书,冰雪走胡骑。


只见塞云愁,那知塞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