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


停骖仿佛看,云是无主墓。


末书戊申岁,屈指九十秋。

泉翁笔迹刘君刻,刘母坟碑老笔题。


倒尽贫囊□□事,终非有所为而为。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轻兵戒深入,险寇勿穷追。


失势因鱼服,留名有豹皮。


空归先轸面,竟裹伏波尸。

忆昔干戈际,扶颠独有君。
礼能交晋楚,学已辨参汾。
莫以刑书铸,而忘策府勋。
自古阉竖倾朝纲,前有刘汉后李唐。
受祸无如明代烈,蒙尘土木汪刘猖。
列卿将相尽名士,称功颂德甘奴婢。
浣花溪十里,遂到薛涛坟。
未了骚人债,相偎薄暮云。
校书称太史,荒井秘奇文。
客行过淮甸,示我云山图。
云山仿佛异人世,恍如过海登蓬壶。
芙蓉幻出青天表,苍狗白衣随缥缈。
宿墓多青草,黄云莽莽垂。
欲别不忍别,令人有遗思。
毒死忠良士,奚独一分宜。
高碑插穹窿,瞻拜心震惊。
今日泰华重,当年一羽轻。
勉哉岩廊士,勿愿有斯名。
令威仙去几何年,弟子无知为表阡。
道在清时收合浦,碑同明月载江船。
一帆西上风烟阔,千里人归史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