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阴赋客。
怪几番睡起,窗影生白。
缥缈仙姝,飞下瑶台,淡伫东风颜色。

扫尽凡花是北风,孤芳原不与凡同。


任他众鸟欣相托,自放寒花向雪中。

天寒岁暮漫神伤,天地心终复见阳。


留得梅花风格在,空山洒墨作寒香。

日暮横斜又一枝,水边记我独吟诗。


不妨更作江南雨,并写青青叶下垂。

眼明三伏见此画,便觉冰霜抵岁寒。


唤起生香来不断,故应不作墨花看。

林下花时雪更繁,萧条苔径共谁看。


空香半入高僧定,霜影全侵梦鹤闲。


任逐邻歌江上发,恐随边笛月中残。

江郭遥闻鹤上笙,也将仙墨寄多情。


相思几度闲花落,厌听孤城一笛声。

杨家墨妙世间稀,曾是明光敕赐归。


今日画图流落处,断香残粉思依依。

花落含章点翠蛾,曲随羌笛动情多。


关心最是巢居阁,淡月凉云玛瑙坡。

官路宫墙野水滨,空香何处更宜人。


相思莫听桓伊管,吹落寒城五夜春。

直放而为横出之劲兮,瘦吐而为淡伫之馨。
羌寂寞以自韵兮,而万里其流声。
风霜之表神与交兮,明月在天水在下。
影落寒塘月照时,梦为蝴蝶绕高枝。
画工欲画无穷意,不道幽人圣得知。
西北佳人绝代姿,倾城倾国未为奇。
自然冰雪生颜色,不用人间朱粉施。
曾看月下挂疏影,更怜雪后折横枝。
逋仙此诗真是画,王生非画却成诗。
闲想窥池倒影,戏成落笔斜枝。
纵涅难淄玉质,细看何似当时。
便是朱唇素面,那知绿叶青枝。
净几明窗展处,微风淡月醒时。
山阴陈迹老莓苔,为探梅花踏雪来。
传得一枝溪上景,眼明相见亦惊猜。
客里俄惊岁又残,燕山十月雪花寒。
江南驿使无消息,却把春光纸上看。
吴生妙绝宫墙画,不向冰纨寄墨痕。
怪得炎天见梅蕊,姚江知有季章孙。
才见花开似见春,江空岁晚寄何人。
芳香只恐有消歇,凭伏金壶墨写真。
尽道徐熙似赵昌,墨花有韵却无香。
诗人又动杨州兴,春色真疑到玉堂。
人到英溪识浚仪,寒窗索句重相思。
江空岁晚无芳草,聊折琼瑶赠一枝。
珊瑚击碎冷无声,散作疏花点点明。
远寄馀音溪上去,春风百里故人情。
每爱高人杨补之,小窗横幅写疏枝。
繁花乱插当晴昊,胜似黄昏月上时。
姑射仙人冰雪肌,夜乘明月访瑶池。
自怜绰约谁能见,却被龙香道士知。
两蕊三花便可人,分明笔底有阳春。
平生一点和羹意,不到中书未是真。
真水元从火里来,等闲相过即胚胎。
檀心玉蕊分明见,莫作黄芽白雪猜。
雨熟金丸万万株,黄中通理及肌肤。
此花自是真铅汞,却倩仙毫作药炉。
知白全资守黑功,一花便与万花同。
要知玉兔翻身处,春满乾坤六六宫。
剥尽群阴见一阳,千花万蕊总包藏。
笔头会得先天意,写出寒花朵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