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黑风漫天天雨汁,海水荡潏如山立。


沙头旧屋四角崩,草茅无人不收拾。


此时归来夜将半,短衣无绵满身湿。

郊原踏遍拾芳蘅,归听城头打二更。


野渡无人舟早宿,山蹊有月马迟行。


人家灯落半江影,僧寺钟来隔岸声。

东阁留樽罢,西台夜过时。


题诗倚骢马,换酒脱金龟。


菊院霜天静,枫城海月迟。

日落归山刹,松风处处声。


幽深不易到,昏黑更多惊。


壑断寻溪入,峰回截岭行。

残日喧归骑,渔樵仄径逢。


烟中望北郭,树里下西峰。


深夜明林火,苍茫度水钟。

仰看鸿雁思吾弟,连日清游只欠渠。


不知千里江南路,亦有梅花似此无。

晴日东山饱看花,归来野路已昏鸦。


坡头认得疏篱处,薝卜林中李老家。

元自阳春无间断,何人能识化工心。


梅边把酒日近午,鸟语风微花气深。

前日看花正薄阴,重来晴日更精神。


莫教容易飞花片,且放千林自在春。

湘江岁晚水清浅,橘洲霜后犹青葱。


归舟著沙未渠进,且看渔火听疏钟。

人来人去空千古,花落花开任四时。


白鹤泉头茶味永,山僧元自不曾知。

道旁老松高拂云,刳心取明彼何人。


说与往来须爱护,雪霜时节看长身。

旧日书堂倚翠屏,只今栋宇尚高明。


门前恍若闻弦诵,㶁㶁绕墙流水声。

三年不作山中客,才踏船舷眼便明。


曳杖直登千尺磴,尚欣脚力慰生平。

青槐树树烟,客舍苑墙边。


羸马饮秋雨,短衣行暮天。


芙蓉思故国,蟋蟀感流年。

雨洗秋光万井明,风高云破月微生。


还家莫道长酣寝,才听鸡声又出行。

冲冲行路自多岐,已踏归途尚虑非。


夜犬只知人是盗,不知人亦夜来归。

饥乌哑哑啼暮寒,回风急雪飘朱阑。


琐窗绣阁艳红兽,画幕金泥摇彩鸾。


吴妆秀色攒眉绿,能唱襄阳大堤曲。

湖气郁衣巾,步入宝坊林月。
耐得山亭泉冷,信肝肠如雪。


出山十里蟪蛄声,闻根甚时歇。

下窥湖水狭如盆,细雨灯窗笑颊存。


暝曳虚无孤岛气,坐祲明灭万花痕。


歌呼自寄神州痛,酩酊方知恶客尊。

子真王济徒,爱马有马癖。


每嫌驽骀众,未睹千里格。


朅来飞龙厩,一一数白黑。

山客下山何太频,荒城十里半荆榛。


青燐熠熠萤依草,白眼当当虎伺人。


老畏交驰思缓步,行随孤影识全身。

将船中夜归,潮到翳门溪。


孤帆背月收,白云还满衣。

稍稍将船去,倏尔度三辰。


朝去暮知还,多愧山中云。

尽道知山有子贤,恤邻焚券是光先。


邑人救火牵行计,散谷分煤岁十千。

恭甫铨曹期不来,兴高迹滞今人猜。


鸣鞭走马通宵报,捷径冲泥冒雨回。

自拟身名如郑圃,宫环半亩日长扃。


褐衣颇笑非怀玉,茆屋何因却聚星。


树底蝉声希鼓瑟,灯前鸟字一谈经。

野夫也复到城市,日暮还寻四壁庐。


蛩响露余将入户,人归月里又离居。


坐凭乌几都忘我,起对流萤且废书。

力危掉却手中筇,正赖诸公救得侬。


横加断岸悬双足,满吸清沟到几筒。


绵力不禁心转怯,衰年长苦病交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