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繁星攒列炬,流尘起飞鞚。


绕树远钟微,沾衣零露重。


回望碧山椒,山深夜寂寥。

承恩长得禁中游,骑遍天闲十二骝。


行过荻丛风淅淅,不胜秋兴满沧洲。

波上千灯回御舫,柳边双仗引官骝。


清跸一声来欲近,惊起凫鸥过远洲。

岁华摇落江头树,客子漂流海上萍。


尽染缁衣无复素,空留白眼为谁青。


对床便可供高卧,把酒何妨吊独醒。

江上秋来忆少牢,龟肠尤觉病诗饕。


调和索似三分酱,澒洞看如八斗糟。


水怪重增风势恶,湘灵难禁雁声高。

风云踪迹付扁舟,水竹生涯寄一丘。


世故举同鸡抱鸭,物情无怪马生牛。


百年半向愁中老,万事常从酒到休。

草声真似过田间,唧唧虫催兴未阑。


珍重小舆能从我,夜深穿遍竹阴寒。

野翁争席罢,归路又昏黄。


步绕阴崖险,衣飘积水凉。


高枝才宿鸟,衰草更鸣螀。

风霜一雁叫,灯火几人归。


独倚高楼望,繁星忽满衣。


难将歌吹遣,端与性情违。

击缶那能似漆园,销魂来访小桑门。


仰冲云阵寻峰顶,细步泉流觅水源。


九里环观山向背,两舆归趁月黄昏。

簿书填委我何堪,茶串携寻井水甘。


幻境岂能喻十十,禅机聊喜契三三。


竹风敲玉清音迥,荷雨跳珠绿影涵。

怀冰高韵暑天寒,况有波澜在笔端。


可但风流称不坠,故应哺啜亦堪观。


坐曹行赴陈蕃榻,待戍方弹贡禹冠。

流莺惊节物,乐事二毛前。


山简不堪醉,渊明方欲眠。


谈馀愁似茧,坐久腹如蝉。

醉后那知雪片稠,瑶花千点集貂裘。


清吟乍别梁园宴,豪兴能欺剡曲舟。


素羽风前迷鹭渚,玉鳞云外见龙楼。

沉沉城郭近,咫尺路行难。


静夜千山雨,长林二月寒。


石泉惊马住,野水溅衣残。

雨丝丝,烟幂幂,镫影渐迷坊曲。
残夜走轻雷,车轮转,梦里还过旧家宿。
麝熏鸳褥。

雨作千山雾,天悭半日晴。
披衣不待小窗明。
蜡得平声双屐体逾轻。

欹枕听微雨,开帘讶晓晴。
远村桃李向人明。
更见菜花黄绕蝶衣轻。

珠箔飘灯,独归仍是凄凉夜。
舞酣歌奼。
底处闲台榭。

时危昧经济,适兴在林薮。


屏居甘事农,远顾欣得友。


初翱珠树林,暮景飒高柳。

渡江云断桥,把酒风振袂。


芳园遂幽寻,良友适远至。


谐谈且云欢,酬劝忽已醉。

香台百尺拥雕棂,一朵青莲出紫庭。


龙辇先登开善塔,鸾旗犹驻翠微亭。

内官飞骑入松林,寺里华钟吼法音。


五百高僧齐上殿,红袈裟里间泥金。

月共愁凝,春随梦断,江头柳色青垂遍。
归期欲计但无期,烟波不管征人远。


袖角笼欢,钗痕记怨,当时酒泪盈盈见。

曲巷传声,低桥送影,轻车不碍尘沙冷。
朱楼一去百回头,酒残还被风吹醒。


怨许平分,欢应未省,阑干重叠无人凭。

轻云淡月朦胧地,乍转东风。
寒意重重,满路灯花不肯红。


小车遥夜临郊陌,直少人踪。

看梅集池馆,风雨中夜归。


当君扶舆际,是我寻梦时。


山气既巃嵷,晨光且熹微。

九衢尘土夜模糊,款段无臕不任驱。


闻是鸣驺忙避路,谁知恶少诈传呼。

局促吟壶,屏却声闻,别是一天。
念离巢鸥鹭,逢场杯酒,飞空欠舄,问渡无船。
惨澹风云,抢攘岁月,警讯犹惊呜咽传。

绿水红嶶暮霭芬,联裾穿出羽林军。


一街月色白如雪,两马风前去似云。


桥下商船依市宿,城头戍鼓隔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