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拘士笑大方,俗吏缚文律。


当其擅私智,辙覆千里失。


鸟飞与鱼潜,明哲善因物。

举世游方内,规规臆见拘。


惟其全体大,所以四隅无。


矩絜岂能尽,轨同安有殊。

趋出范围表,方之大者乎。


理同然不异,隅至此俱无。


圣岂东西判,游何内外拘。

连璧英姿总一班,樽前且斗此时闲。


狂言不禁仍多酌,醉舞何知复下关。


烛烬销花沉夜漏,风声入座起酣颜。

道家者流双凤仙,迂访墙东老田叟。


叟读儒书五十年,一事不成今白首。


道人过门何所求,期将汗漫东北游。

老禅杯渡恐鸥惊,聊结虚亭喻物情。


春水只疑天上坐,晚风还想月中行。


此身江海长为客,彼岸舟航浪得名。

封禅书成草未焚,岂无汉使索遗文。


一抔已瘗生花笔,五色还留护垄云。


赋就大招空吊影,眠归长夜竟沉醺。

郊居恨报讣音迟,正值秋风夜雨时。


蛩语暗催双袖泪,蕉声如和七哀诗。


冥途谁指生天路?


世事惟残竞动棋。

燃藜阁上老人星,一夜光销陨渤溟。


过眼功名蕉覆鹿,浮沤身世海漂萍。


官高方岳薇还紫,魂敛荒原草渐青。

壮岁交君到白头,燕都秦塞忆同游。


早知遽化辽城鹤,却悔轻回剡曲舟。


聚散临歧心已折,死生隔世涕难收。

石家孝谨闻当代,苏氏文章甲九州。
偕隐蚤安鸠杖赐,传经叠见凤台游。
东山丝竹闲中赏,北涧烟霞象外收。
为楼因地势,四面尽青山。
路落秋城外,河流晓树间。
雁飞云莫莫,龙现雨珊珊。
高卧林泉表,超然谢世纷。
空山鸣白雨,古石系苍云。
不作夔龙伍,甘从鹿豕群。
喜承优诏出咸京,为爱三峰画不成。
红日捧来仙掌近,白云飞尽佛头晴。
城边草色连天远,树底河流入望平。
浩劫以来无限诗,牢笼收拾若为齐。
未离声病即为韵,犹涉色尘皆是题。
三代后无非濮上,百年前岂有江西。
皇风泛遐轨,周道丛榛芜。
太羹杂浓胾,澄源变潢污。
谁将挽颓流,崄巇共匡扶。
暑风吹满娑罗径,《华严》墨海探佛乘。
阅古奚惭肉眼肉,偷闲却爱净域净。
前贤已往尘劫换,故纸初开墨香迸。
地僻深门傍竹开,一溪流水碧于苔。
云边煮茗延僧坐,石上留棋迟客来。
白社闲居宜老境,青云阔步属英才。
每怀仙境到无缘,绿暗红稀又一年。
棚上雪香棚下客,暂时分得橘中天。
吟得诗成写贝多,维摩问讯意如何?
贪看案上《传灯录》,不管门前奏凯歌。
寸寸娑罗低作树,累累窣堵乱成波。
黄花翠竹西风外,杖屦无嫌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