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宝鸭湖边万顷光,乘风破浪见汪洋。
须知旧派源流远,却忆新阡道路长。
载酒一时聊雅咏,弹棋连日醉琼觞。
望苍茫,极平楚。
一霎没洲渚。
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
前日岩间欲结庐,下眺江水百步馀。
春水溅溅出乳窦,青山白石半洿涂。
不到津头已三月,谁知江水涨天墟。
春雨淫不已,江水一夕涨。
初闻渐其栅,离明已三丈。
老弱走山去,浮沉困丁壮。
澧阳地湫底,夏雨无时休。
疏恶三尺城,民阽为鱼忧。
竹屋易飘荡,薄哉生生谋。
西昆水源出天河,一泻万里生惊波。
烛浑到海更奔猛,溃决犹自吞陵阿。
瓠子鱼龙横中野,至今空唱宣防歌。
经月阴霾势未残,冲烟聊尔过山南。
盈科水碎无穷玉,断阵云迷几处庵。
尽日东风扬远驭,浮天西潦阻归骖。
清入西郊景色熙,无端新潦稻花稀。
拍天巨浸兼潮涌,远浦归舟带雨飞。
野水乱浮凫鸭阵,东风时洗鹭鹚衣。
暮春三月侍邕州,漫说星文似可愁。
几见太阴偏犯毕,堪怜洪水正横流。
自嗤捧土难援溺,肯信乘桴好远游。
淮扬水暴不可言,绕城四面长波皴。
如一大瓢寄沧海,十万生聚瓢中存。
水之初作自何尔,旧堤有病亡其唇。
大水没树杪,涉冬原隰平。
蛟龙移窟宅,蒲稗出纵横。
坏屋久不补,污田晚更耕。
歙水震荡方流东,婺水南来塞其冲。
二水争雄屹不去,孤城汇为河伯宫。
经旬水落流民复,身存不用嗟无屋。
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忧。
况复梅霖倒江海,白昼汹若龙移湫。
眼看上流没高树,下流屋庐渺无处。
天公哀此生人苦,潸然出涕洒下土。
五昼五夜涕不已,平陆成河山作渚。
是方为邑本霔下,今者之变顷未睹。
大水来天上,平原汇百川。
离离波下黍,泛泛树头船。
野市迷崔镇,孤城浸宿迁。
银台金阙郁岧峣,白浪如山怅未消。
十里平湖千里月,几时重整木兰桡。
平沙倒树涌溪云,目极东南路不分。
昨日桑田今已矣,荷锄空负一春耘。
微茫十日漭连天,恼杀沿江上水船。
风起挂帆愁未稳,不知何处是平川。
端溪溪水自西来,谁把龙门石壁开。
春涨便从山下泻,茫茫朝暮响于雷。
经旬浩淼阅居诸,六月流澌溜决渠。
处处坳堂舟是芥,村村立水木栖苴。
平坡涌雪涛声壮,触石奔雷岸势虚。
南风连天吹不止,雨急翻江潮头起。
村村打鼓防水来,城外忽添三尺水。
水汹汹,哀吾农。
六月三日潮接天,江水入河河入田。
农夫一片哭声起,可怜辛苦今尽捐。
上田下田深数尺,水势直与官河连。
庭下新来有掩门,洒然无复旧时喧。
小锄轻翁从兹起,无站清时合灌园。
庭下新来不掩门,洒然无复旧时喧。
小锄轻瓮从兹起,无补清时合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