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论卷聚书三十万,锦江江上数连艘。


追还教授文翁学,重叹徵求使者劳。


石室谈经修俎豆,草堂迎诏树旗旄。

老来病是恶因缘,白昼明窗思悄然。


欲住又倾连夕雨,半醒似醉困人天。


近拈吟笔尘欺砚,远想江楼浪拍船。

昨朝华宴想清欢,今日床头未整冠。


已恨酒肠孤夜醉,更惊病骨怯春寒。


多情条脱参差是,一抹琵琶错杂弹。

枚回洲边春水生,日光照縠波文平。
绣衣使者何世上,彩舟唤客论交情。


平生择交不择利,俗子纷纷卧之地。

兴言此语竹林悲,寂寞泉溪近亲知。


犹有晏斋能赏味,一篇温实旧人词。

巩为伊人句苦锥,宜乎赵有蒋茶诗。


献芹微意随拈出,紫笋石花同谱之。

绝世吟须属二公,休言桑苎玉川翁。


清流洁士能同嗜,郁滞昏蒙定耳聋。

烹煮清风两腋生,枪旗空复撷其英。


如今共把春风碗,莫道须端与研泓。

毳帽貂裘素绮裳,明时远致御封香。


朝端使者传天语,海上神君见火光。


万弩射潮非计策,三山湛影漫文章。

行藏去就各随时,敬怒嫌疏忍奋飞。


正怕霜严天宇净,敢夸舟载月明归。


生松有梦还公固,化鹤何心驻令威。

见惯不惊如四时,流光任逐鬓蓬飞。


日从南去老龙蛰,火向西流玄鸟归。


荷子感时堂蟋蟀,移书劳我室伊威。

黔巫之南溪水兹,山粗石恶不可治。


崇宁边臣务广地,山刊石断林木斯。


其间掌许号为郡,如以土偶安须眉。

颇觉邅回甚,由来去就轻。


坐曹虽冷淡,出位极精明。


我老犹贪禄,君行已问程。

雪天谁解返冰魂,春意搀先入禁门。


蓓蕾渐看舒五出,胚胎疑为染孤根。


尘空冀北烟花梦,思绕江南水竹村。

雨后晴沙不作泥,路回深巷忽闻鸡。


黄交稚菊栽初盛,绿上新蔬剪未齐。


尘外画缣谁布景,眼前诗橐好分题。

列国名卿号众多,山堂族望最巍峨。


魏宫宾客推公干,交趾威名畏伏波。


老去一麾供坎壈,归来三径足婆娑。

底事呼为海里羊,陀尼为背锦为裳。


殷勤送似曲湖老,要荐君家玳瑁觞。

十里兼旬信不通,每看金阜想高风。


已知惮暑难迎客,不敢将诗更恼公。

闻道宝书天上去,却携香墨袖中归。


安西纸背曾题识,黟饼文房要发挥。


素箧想藏玄玉炯,晴窗应试翠云霏。

帝命元臣选外台,南州声望久崔嵬。


仓箱早办九年集,原隰欣迎四牡来。


父老此时方见日,吏饕平昼忽惊雷。

穆祖收英俊,斯人晚更成。


白头真老监,褐服旧诸生。


仕国馀波远,儒乡巨栋倾。

禹穴收云气,沧江亦断流。


真成扫地尽,同作上天游。


铭诔看遗史,衣冠入隐丘。

大府声名旧,京华有此堂。


栋梁深尽制,花竹净分行。


世美尤当济,身名赖必扬。

一命官无小,心思及物同。
高风超俗见,只手救人穷。
宦路梅花白,亲庭萱草红。
诗礼名家子,铮铮早有声。
右班聊借径,在计更司征。
霜日孤标净,湖山一鬨平。
金华仙人紫绮裘,朝戏三山暮十洲。
偶经剑浦弭节留,浪花喷雪跃两虬。
海若禠气冯夷愁,精英为公一日收。
缓带抚雄边,一面灭烽休役。
歌舞后堂高宴,喜倾城初识。
红绫小砑写新词,佳句丽星日。
金钲鼙鼓肃秋声,画㦸油幢照座明。
千骑夹营横槊气,六花簇队焕新晴。
雍容坛上看儒将,潦倒尊前愧老兵。
旷典将行日,南宫得舍人。
铨衡轻易地,造化漫劳神。
旧事谁能记,交情我独亲。
庠校声名早,朝廷誉望尊。
忠言如日皎,笑语若春温。
四拥皇华节,屡登金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