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冥冥乾维改,殷殷坤轴摧。


女风嘘阴穴,族云布阳台。


海色二有合,嘉霖四望来。

昨岁还兹日,燕京雨故多。


纵横成陆海,簸荡决天河。


日月终无恙,阴阳任自摩。

曜灵避晴汉,丰隆鞭疾雷。


鳌驱海水立,鹏击天风来。


百卉竞含态,孤根虞见摧。

千里沟塍派脉通,挽回乐岁赖高穹。


风雷借助不劳力,粳稻有期成屡丰。


枕上醉魂清梦想,枝头嘉果湿犹红。

绛阙清都一念通,沛然甘泽泻层穹。


天心会与人心合,国事尤须岁事丰。


秋水陡添江上碧,朝阳却照栋间红。

骤雨惊林壑,开门落叶纷。


遥知东瀑布,澎湃下重云。


破壁虹蜺出,随风珠玉分。

五月六月雨绵绵,东望黄浦水连天。


小溪漫漫不可渡,高岸兀兀何由全。


家童种荷已穿壁,野老捕鱼还满船。

重阴翳秋节,霖潦无时作。


虺虺伏雷震,浩浩洪湍落。


浮槎悬修磴,涌泉淹高阁。

蛰龙怒欲起春霆,并挟髯虬上杳冥。


老色干云鳞甲动,苍皮粘雹爪痕腥。


物方神变谁能测,山不高深亦有灵。

怒雷倾雨洒无垠,天意须臾复至仁。


比屋士民平叹息,一川和黍长精神。


彻犁农喜通新种,隔辙人谁谓不均。

莫年已卜田园去,岂意犹歌行路难。


且复酒杯同旅次,不堪人事总忧端。


山林茅屋三生远,风雨毡裘六月寒。

段段青天出,浮云四散归。


燕忙搀马过,蝇乱扑人飞。


远道倦行李,故山思采薇。

长虹落天帔,万丈截群岭。


蟠身下深谷,俯首饮古井。


居人莫之指,况复敢引领。

惊云驾长风,大雨洒九有。


崩腾百川倒,豪怒一雷走。


茫茫草木乱,隐隐岩谷吼。

黑云堆空天地昏,风势猛恶山岳掀。


怪电烧爇嗔霆喧,鲸海起立星汉翻。


玉竿银索倾瓶盆,豪威怒力凌乾坤。

黕黕云如涌,淙淙雨若倾。


骤翻银汉浊,匀洒玉绳明。


雷怒无停势,风豪有遏声。

五月行秋令,新寒夺盛温。


萋萋云色暝,飒飒雨声奔。


启户凉风进,临沟骤浪喧。

梁园春初云不开,雪花压城滚滚来。


似有驱龙朝玉阙,岂无骑鹤下瑶台。


光牵五色黄烟动,势拥三河白浪回。

歊蒸变繁阴,快雨如破谷。


明趋阊阖路,深水入马腹。


此地常结辙,江海忽在目。

日中骤雨海上来,悬流滂沱正奔猛。
坳堂旧乾不濡足,回头穿凿成方井。


炎凉更代如恍惚,明晦回环不俄顷。

路绕溪回不计程,行邮今复宿延平。


阴云藏月不知处,急雨落天无数声。


病起尚疑群蚁斗,梦馀初听一鸡鸣。

我闻梯山险,石磴过百盘。


如架淩云梯,平地入天门。


山高岂无灵,感应讵不神。

元宵三五。
正好嬉游去。
梅柳蛾蝉斗济楚。

连朝雨骤驱春去,瓦注盆倾。
不记初春。
润柳催花忒有情。

谁散天花乱打窗,高斋风味宛禅房。


问君诗骨清如许,扫雪烹茶坐竹床。

一回风雨便淋漓,数十残僧面面窥。


大地江山同逆旅,不妨权且作船居。

六月六日雨如注,绕庭悬溜决清渠。


不是太阳相避却,只应知我腹无书。

山雷划辗长空过,檐雨平添积水深。


去住总关神物算,阴晴何与道人心。

季冬闰月忽暄燠,惊见蚊

官衙潦水频频戽。
似天半、银河灌注。
道南人在下流居,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