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海峤崭崭万佛螺,赤髭半颔谁相过。


卓锡时攀三宿树,翻经讵著四围驼。

九霞凝标倚霄极,尔时师在云岩侧。


坐中不起见诸方,满祴天香嗅薝卜。

归祴卷兰芽,城标拂曙霞。


溪行鸥避锡,岩供马衔花。


翠柰经园密,苍莓渡彴斜。

壤色拥行肩,南方应有缘。


归艎素车浪,宝戺赤城天。


宴树春园密,谈花画祴鲜。

惟师墨海多雄藻,具足身中无欠宝。


先追御寇跨泠风,后伴骚人拾香草。

负局高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


注参同契未将出,寻楖栗僧多宿来。


飕槭松风山枣落,闲关溪鸟术花开。

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


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


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

独住无人处,松龛岳色侵。


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


白发垂不剃,青眸笑转深。

藓浓苔湿冷层层,珍重先生独去登。


气养三田传未得,药非八石许还曾。


云根应狎玉斧子,月径多寻银地僧。

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


水声金磬乱,云片玉盘粗。


仙有遗踪在,人还得意无。

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


莫折枸杞叶,令他十得嗔。


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

道高留不住,道去更何云。


举世皆趋世,如君始爱君。


径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

渐看华顶出,幽赏意随生。


十里行松色,千重过水声。


海容云正尽,山色雨初晴。

箬溪朝雨散,云色似天台。


应是东风便,吹从海上来。


灵山游汗漫,仙石过莓苔。

真心不废别,试看越溪清。


知汝机忘尽,春山自有情。


月思华顶宿,云爱石门行。

山林胜处说天台,仙佛多从此地栖。


司马八篇通道妙,丰干一语指人迷。


时逢好酒从容饮,莫把新诗取次题。

方丈蓬莱去渺茫,天台只在白云傍。


羽衣金策群仙过,珠阁琼楼八桂香。


采药有时逢道侣,挑包遇夜宿僧房。

凡心自悔出天台,一见桃花一度哀。


若使仙人知此意,还教流水引郎来。

去后重来访碧山,当时曾此狎云鬟。


伤心流水依然绿,要见桃花如此难。

岩壑千重路转偏,春阴漠漠带炊烟。


困投野店聊呼酒,笑问名山数举鞭。


笼鸟对人喧曙色,桃花临水弄新年。

芜市千金骏,天台一片霞。


持将两神物,较许大名家。


每过愁驴直,言归必日斜。

五月畏涂暑,千里苦炎熇。


天台大士庐,妙境在寥廓。


解鞍修净供,茗碗应自瀹。

妙哉揭阳君,文起八代衰。


平生诵公文,手自不停披。


只今老眼暗,刮膜无金篦。

长安少年郎,意倾裘马中。


水凫偶相值,兰臭岂复同。


谁令千金璧,照此白发翁。

却忆天台去,移居海岛空。


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


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

直应天授与诗情,百咏唯消一日成。


去把彩毫挥下国,归参黄绶别春卿。


闲窥碧落怀烟雾,暂向金庭隐姓名。

峰带楼台天外立,明河色近罘罳湿。


松间石上定僧寒,半夜楢溪水声急。

应缘南国尽南宗,欲访灵溪路暗通。


归思不离双阙下,去程犹在四明东。


铜瓶净贮桃花雨,金策闲摇麦穗风。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蔡岭桑麻地,曹家桃李庄。


溪流春水滑,梅度晚风香。


竹屋解留客,笋舆休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