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太霄帝君神霄府,一日玺书行海宇。


筑宫奔走谁敢后,万牛挽材山作础。


步虚夜半落云间,玉磬漻漻鸾鹤舞。

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


道边小精舍,亦自一丘壑。


凄凉四十年,始复重著脚。

绿绕青围古会稽,城东河上古招提。


巳公茅屋曾游处,渭北山人半醉题。


暂憩不妨停画楫,幽寻还得杖青藜。

诗曰:


岂知一夜乾坤老,卷地风严雪正狂。


隐隐林边排剑戟,森森竹里摆刀枪。


六花为阵成机堑,万里铺银作战场。

诗曰:


背后之言不可谌,得饶人处且饶人。


虽收芒砀无家客,殒却梁山主寨身。


诸将缟衣魂欲断,九原金镞恨难伸。

诗曰:


亲爱无过弟与兄,便从酒后露真情。


何清不笃同胞义,观察安知众贼名。


玩寇长奸人暗走,惊蛇打草事难成。

诗曰:


勇悍刘唐命运乖,灵官殿里夜徘徊。


偶逢巡逻遭羁缚,遂使英雄困草莱。


卤莽雷横应堕计,仁慈晁盖独怜才。

等是人间出世人,数他珍宝信非珍。


茫茫白日谁回首,此处元无一点尘。

长史画神独感神,高步区中无两人。


雅而逸,高且真,形生虚无忽可亲。


降魔大戟缩在手,倚天长剑横诸绅。

前年帝里探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


今日长安已灰烬,忍随南国对芳枝。

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
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


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溪口长藤半落花,绀园开士具袈裟。


林端香度禅扉净,谷里云归鸟道斜。


冰簟临风开白榻,玉盘贮水割甘瓜。

权姿妙腊气翩翩,应世机锋自颖然。


修习久栖三宝地,主维新属四王天。


高台旷苑宜舒啸,蒲座香床好息禅。

玉皇诸阁锁空寥,夙昔攀缘客互招。


细细嵩云通佛栱,冥冥河气度僧寮。


柏潭路古摇晴荔,竹洞城阴掩热椒。

一树秾花白雪繁,纷纷落地竟何言。


眼底风光不须恨,相期且醉给孤园。

崔嵬艮岳他年笑,寂寞三山后代思。


湖色春光净满眼,古城风暮几人悲。

我如倦鸟欲栖林,喜见禅僧栖处深。


家在梅花小溪上,一枝聊慰北归心。

千里归涂险更长,眼中深喜见天王。


从今渐入平安境,旧路艰辛未敢忘。

凌晨饱饭渡秦溪,要上青山九级梯。


不使瓯闽隔人世,头陀力与五丁齐。

卧病铜官客未还,风林蝄

美人为政自忘机,舌底千重尽翠微。


漉酒暂同陶令醉,飞凫终傍子乔归。


参禅已破三生妄,叹世空伤万事非。

天王台殿俯城隅,江色平开岛屿孤。


金界凉生离火宅,玉山颓处浸冰壶。


诸天转觉成空相,三伏谁能定有无。

客子倦行役,闲寻古刹林。


双岩来势尽,汇水去声沈。


经社千人会,然灯七佛深。

万年麟史著尊称,底事空门妄欲争。


尺许断缣何足咎,古来多少盗虚名。

绝境宜栖独角仙,金张到此亦忘还。


三门里面千层阁,万井中心一朵山。


江拗碧湾盘洞府,石排青壁护禅关。

衮衮多高位,寥寥少逸民。


谁甘栖地僻,君独乐天真。


直道追三代,行年傍六旬。

郊行不欲经城市,厌见尘沙漠漠黄。
响树蜩螗凭晚吹,绕陂凫鹜占残阳。
青山与世久相绝,修竹于人未易忘。
月色镕银烂不收,萧然风露欲中秋。
天河澄淡星芒小,云海溟蒙夜气浮。
台影迥无群木碍,琴声清入素商流。
生不落降王车,死不入天王家。
王敬则虎而翼,板舆迎居别宫耳。
司马家亡亦如此。
过颡因人激跃成,撤珠取类亦虚名。
偶观却忆钟离意,委地当时事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