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玉泉山前看滥觞,凫鹥翔集菰蒲香。


远波明灭带城阙,别派宛转通林塘。


褰衣经涉孺子喜,展席俯视尘襟凉。

夜闻东壁饯文星,晓起西堂乍酒醒。


未许馀光分末坐,空吟佳句入无形。


歌停渭柳仍翻调,舞爱皋禽拟著经。

来访孤山处士家,枝南枝北玉无瑕。


棱层老干饶香韵,冠绝江城是此花。

豫章先生行孝友,作书往往心应手。


想当挥汗临风时,不在荔枝与春酒。


竹枝歌中喜鹊鸣,食莲感秋思弟兄。

日光玉洁冠英豪,鹤逝鲸飞不可招。


留得当时遗稿在,青藜五夜烛青霄。

圣寿方无极,词垣首被恩。


岁星在金马,桃实寄庭萱。


帝宠文章贵,天成德齿尊。

龙飞九五应昌期,旷世明良有所思。


口代天言迥禁苑,身将皇极履边陲。


江繁宿雨孤舟夜,山暝春烟匹马时。

若有佳人兮下罗山,梅花兮为颜。
何之兮庾关,返乎金马兮佩珊珊。


猿鹤喜其见世兮,鹓鹭让其崇班。

凉飔拂拂敞华筵,太史招携选胜偏。


绕径但随灯影入,穿林时为柳条牵。


政逢匹马欢投地,似有双龙夜烛天。

艺苑当年兴未孤,何来风物共茱萸。


他乡白雁尊前度,故国黄花梦里纡。


望气迥悬欧冶剑,登门高并李膺驱。

虎变龙文有化工,新词还属旧家风。


西园驾轶中郎将,南国书藏太史公。


蓬转秋山归旅鬓,花飞春涧度诗筒。

名家经术世相同,作赋还推大国工。


骏骨已看收冀北,莼鲈休更念江东。


卿云夜映千门月,彩笔春题万丈虹。

十年簪笔侍彤庭,尚忆东林旧隐情。


玩世似将宾戏论,异时谁擅子虚名。


西山雪色寒犹媚,南海珠浮夜更明。

《尚书》未百篇,《春秋》疑断烂。
列史志艺文,分卷本亿万。


传之千百年,存世不及半。

八斗才华,似大海、紫澜初涨。
爱楚俗、年年端节,彩丝驱恙。
榴喷早红开午宴,挥毫击钵蒲筵上。

圣德招贤远近知,曹公心计却成欺。
陈韩昔日尝投楚,岂是当归召得伊。
晚过修竹园,主人故所知。
知故义不薄,执手言相思。
复有青云士,远行从此辞。
独鹤失其雌,中夜鸣声悲。
会面不可常,况逢生别离。
共言尽今夕,鸡鸣各东西。
北风何烈烈,万籁鸣参差。
向夕继以烛,壶觞相为持。
初月出云间,残雪拥寒阶。
群峰乱石踏青霜,骀宕秦淮水一方。
南国烟花容我辈,东篱风雨过重阳。
寺衔野树窥青霭,杯落藤花问旧狂。
郢上文章伯,山中太史家。
养年常种药,闲日但修花。
竹涧明秋水,松林落晚霞。
唶唶复唶唶,集我檐前鸣。
严翁且至止,棨戟临门庭。
两年隔天涯,瞻云每茕茕。
羊公碑石藓痕多,遗爱应无迹渐磨。
子行试剔荒苔看,尚有行人堕泪么。
武侯人物更谁同,千载南阳说卧龙。
今日子行须大手,再镌休烈重祠中。
宝册金章降圣朝,岘山襄水郁岧峣。
襄江浪偃迎龙节,岘首云开接使轺。
汉水天潢引派长,古今形胜说襄阳。
皇恩浩荡乾坤大,龙诰辉煌日月光。
冰雪岁云暮,西风折柳条。
皇华重文德,藩邸挹台杓。
剑气冲晨雾,恩光遍鲁郊。
王堂华饯可逢春,远道馀寒柰故人。
楚国旌麾临使者,汉家封建睦懿亲。
展帆湘渚云千叠,侍彩钟山酒百巡。
椰榆未必遣心伤,慷慨还思在玉堂。
废馆岂堪寻旧迹,寒花犹为发幽光。
化州饱饭于何有,逐客含沙故不妨。
太史初开锦石床,晴云片片绕钤堂。
楚山桂水新供玩,玄豹文犀骇并藏。
琴书作伴高秋爽,枕簟宜人九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