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鸿禧已不凡,崇寿气尤古。


经始天监谋,馀力保大举。


十围人何在,乌鹊尚如睹。

平生性忠厚,所守必尊君。


面实贤愚混,心惟白黑分。


事光中执法,书集右将军。

周原开陇隧,卤部葬名臣。


北极履声绝,东朝车迹湮。


藏舟移夜壑,栖鵩去承尘。

黄发今雕丧,苍生欲奈何。


散金才极乐,曳杖已成歌。


十郡馀恩在,三台故吏多。

卤簿去悠悠,西郊乱叶秋。


旐翻寒日薄,笳咽断云愁。


吊客门飞鹤,佳城山卧牛。

轩祏深丛祐,文支此挺生。


重轮当月满,一索应乾成。


瑞瓞昌绵绪,天弧仗左檠。

年华风柳共飘潇,酒醒天涯问六朝。


猛忆玉人明月下,悄无人处学吹箫。

剑南节度孔目、官征仕郎、行太仆寺典厩署丞张庭询检校,朝议郎、行殿中侍御史颜真卿撰并书。


维唐天宝八载,太岁己丑,夏六月甲午,朔十有五日戊申,银青光禄大夫、守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蜀郡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郭公,薨于蜀郡之官舍,春秋五十有九。


皇上闻而悼焉!诏赠太子太师,赙物千匹,米粟千石,官给灵舆,递还东京,所缘葬事,量事官供。

赤帝收三杰,黄轩举二臣。


由来丞相重,分掌国之钧。


我有握中璧,双飞席上珍。

斥土开瑶殿,因山近翠微。


神舆离鹤禁,天泪湿龙衣。


日月还丹阙,风云送六飞。

渊默师成宪,端严信若神。


承天行日月,与世作阳春。


锐意思宽政,温颜访老臣。

懿文光典册,善美过昭明。


历数归元子,哀荣动圣情。


神灵游帝所,陵寝镇天京。

三朝兼庶政,仁孝感婴孩。


万岁千秋志,经天纬地才。


未登宸极定,忍见泰山颓。

相宅图方献,还宫疾遽侵。


鼎龟悬宝命,笙鹤动哀音。


谁绍三王治,徒倾四海心。

监国裨皇政,忧劳二十年。


龙楼方爱日,鹤驭遽宾天。


已失群生望,空余后世传。

文华端国本,潜泽被寰区。


云绕星辰剑,春回造化炉。


变通周典礼,宽大汉规模。

盛德临中夏,黎民望彼苍。


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


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

彤史佳声载,青宫懿范留。


形将鸾镜隐,魂伴凤笙游。


送马嘶残日,新萤落晚秋。

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

天朝列障大论功,两绶新兼将相雄。


只道元戎临紫塞,还闻太保领青宫。


轻裘绣领初盘鹤,软毂轺车旧露熊。

甲子前头对大廷,耗磨同辈尽凋零。


官从密印加三少,帝与祯符靳九龄。


谁并五朝论出处,时因八座怆仪刑。

蓟北逢春尽,千门积雪多。


忽闻俱痛哭,竟已接讴歌。


月隐中峰岳,星摧幼海波。

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


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


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

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


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


百揆方时叙,重离遂不融。

夏启吾君子,周储上帝宾。


音容一飘忽,功业自纷纶。


露泣承华月,风惊丽正尘。

国有承祧重,人知秉哲尊。


清风来望苑,遗烈在东藩。


此日升缑岭,何因到寝门。

彩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


愁烟锁平甸,朔吹绕寒枝。


楚客来何补,缑山去莫追。

嵩岳基旧宇,盘岭跨南京。


睿心重禅室,游驾陟层城。


金略徐既动,龙骖跃且鸣。

睿主龙飞日,如公旧学臣。


忠言关国计,清节映廷绅。


岁月身多外,江湖泽在民。

大节元无玷,中心本不欺。


排奸力扛鼎,忧国鬓成丝。


方喜三旌召,俄兴一鉴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