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使星新傍寿星辉,建节西行定省归。


鸠杖在门垂白发,豸冠行酒映绯衣。


邵平辞爵三秦久,石相名家两汉稀。

怀清台筑武林门,宅里旌扬圣主恩。


旴水金章趋令子,庐江银艾列贤孙。


麟编直与冰霜映,龙敕长随日月存。

集灵台倚禁西垣,佳节天中客到门。


兰共握来沾绮席,蒲从餐后贮清尊。


奏书已识真人气,赐沐俱怀圣主恩。

地主今逢旧豸冠,麟符千里借才难。


席边章贡波声壮,郡里空同雪色寒。


五夜题诗邀客赋,十年封事为君看。

杜陵初解郡,二仲可能来。


似向花源入,依然竹径开。


槛前鱼戏近,海上鹤飞回。

十里玄湖曲,长楸背郭西。


风蹄嘶枥马,水影舞山鸡。


歌管迎云上,樯旗出浪低。

家自开文苑,人谁共钓竿。


清缨来濯近,白雪和歌难。


杖底河山尽,尊前星斗寒。

郊居屏气杂,赋已过休文。


朱黻辞青琐,琅函寄白云。


仙多梅福隐,吏岂漆园闻。

亦知除热恼,禅榻与僧分。


静院山禽下,疏钟夕梵闻。


黑貂今季子,皂盖旧冯君。

看谁持玉杖,是匡庐旧日,主人无恙。
峡泉三叠,琴调破云浪。
浩歌声自放。

把西施网得付君边,呼船到杭州。
乍六桥烟柳,年年作病,处处惊秋。
天外群山飞雨,横入望湖楼。

子墨声名满上都,同时曾喜得相如。


二年宁俟棠阴久,一日先看薤本除。


已向云霄班玉笋,却思风月佩铜鱼。

华发归来不记春,优游学圃傲江村。


已欣胜日临千骑,漫折香霞佐一尊。


对竹便当寻曲水,藏花那肯效慈恩。

浅白轻红笑倚门,何须雪夜忆前村。


韶光定入诗人句,胜事难逢俗子言。


风振绣衣须命驾,云随皂盖欲窥园。

五凤望中仙,五马人间贵。
舞态歌声尽出群,乌鹊巡檐喜。


昨夜值狂风,痛饮全无味。

燕寝香凝,官事了、诗情充溢。
归后院、花容争媚,柳眉添碧。
老子胡床常自叹,轻裾长袖从何觅。

峨峨敬亭山,玄晖有佳作。


贾公乃后身,风流今与昨。


豸冠触奸邪,分符宛陵郭。

重阳应与客登临,隔水无缘预盍簪。


浊瓮拨醅初泛蚁,佳人纤手斗挼金。


南来纵有鸡山赏,北望频兴魏阙心。

斗杓东指斡春回,乐奏升平助殷雷。


鱼跃原无溪面冻,雪光散作岭头梅。


主人和气均千里,北客归怀寄一杯。

迁客昔登览,愁烟颓四隅。


身趋夜郎道,恋咸阳阳都。


此景古来好,此人今则无。

金盏莫辞琼液满,宝檠休嫌灯焰短。


圆荷翻雨碧云香,小妓近人红玉暖。


百年流转能几时,一日相逢须款款。

颍川贤大夫,虚怀蕴虹霓。


虽分铜虎符,合在帝苑栖。


邀我登黄山,攀云绝长梯。

劝君归,腰下悬金禄及儿。
家有良田秫稻肥,种菜结实栗与梨。


江山满目烟云披,长年之乐吾无羁。

君不见,欧阳公,在琅琊。
酿泉为酒饮辄醉,自号醉翁乐无涯。


醉来落笔驱龙蛇,电雹万里轰雷车。

连云之观何寥廓,碧瓦危侵天一角。


深排柱础贯九江,返挂帘钩吞五岳。


风樯北去烟溟溟,雁阵南飞秋漠漠。

中秋挐轻舟,西泛采石月。
初疑擢碎冰壶冰,又如飞度雪山雪。


若非身世出尘寰,底事清光透毫发。

江东使者武陵仙,姑孰太守南都贤。
同时文采耀场屋,今日宠荣分使权。


岁丰民乐官吏肃,登高望远开华筵。

姑熟太守真贤豪,洗涤弊垢明官曹。


民闲吏竦郡无事,华堂新构临江皋。


朱檐斜飞傍星汉,碧瓦不动蟠鲸鳌。

三春复作历阳游,倾听高谈洗我忧。


已出重城望宾榻,暗天风雨泊孤舟。

落尽梅花君未归,且携樽酒赋新诗。


逢人少说瑶台事,得道宁要俗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