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烟霞锢疾已交穷,剥啄何来问桂丛。


远道一函青玉案,永怀八座黑头翁。


霜蹄老骥空嘶枥,汗血儿驹独试风。

赤舄归来鬓未星,紫垣光燄照涪陵。


山中宰相无尘事,河上仙翁有道经。


春色又惊梅蕊白,薰风几换荔枝青。

嘉君新自涪州至,袖有松泉经岁字。


江潭憔悴采离骚,丘壑风流闲启事。


西窗剪烛话巴山,空谷跫音一解颜。

古谏无专职,士庶获胥通。


今者置有位,非位默而恭。


卿相曷其然,出纳代天工。

握手藤床肉未寒,重来不觉泪汍澜。


山川一代英灵尽,人物三朝作养难。


班史旧编家继有,山公新启世传看。

星坛对立本联班,复磴凭空不易攀。


良久夜方移斗柄,早时春已到人间。


朱旗影隔天门静,玉佩声随阁道还。

八座青门怅别馀,至今朝论共吹嘘。


西羌尚进平章马,东郡先悬御史车。


那有清商一部乐,只馀黄石数编书。

如云五马赴专城,朱雀桁西多颂声。


宁论汉省为郎薄,只觉山公启事轻。


华盖峰头宽露冕,清风阁上好题名。

十年天地破君忧,一疏闲身许自由。


绿野再为丞相宅,赤松仍伴帝师游。


门前桃李阴初合,庭际芝兰晓竞抽。

尚书旧绩优三礼,太宰新衔冠六卿。


此去物情推简要,向来公望在寅清。


都人蹋臂迎车辙,天子临轩识履声。

鼎新初代辟书频,曾及句吴草莽臣。


启事山公能念我,扫门曹相断无人。


怀中明月寒堪摘,匣里秋霜晚更新。

赤羽燕然未解围,统均时复借枢机。


方欣太白催明月,忽睹中台改少微。


天意欲留残寇在,主恩偏放老臣归。

三提鹊印扫烽尘,再入鹓班领荐绅。


昭代风云扶正气,累朝生养出名臣。


焚鱼暂托归田赋,跃马犹强报主身。

寂莫探武陵,原喧莫游玄都观。
武陵渔翁不再入,玄都道士倏凋散。


谁能衷此喧寂间,大隐小隐居其半。

汝南夫子赵荆州,赐金进秩何优优。


绣衣入领中执法,符玺再帅东诸侯。


俄闻特拜参衡轴,时与山公计除目。

夕奉赐骸书,晨趋古兰若。


候舟少滞留,敛迹栖寂寞。


午景悬松杉,金紫忽萦络。

陶令生平兴萧瑟,到官毋过八十日。


五株杨柳胜栽花,百亩公田都种秫。


拂袖长歌归去篇,舁篮岂是膏肓疾。

英英篱边菊,不与青阳遇。


芳意终有合,宁为叹迟暮。


百卉各竞时,葳蕤今何处。

似传西湖霁,西子初赐沐。


宛尔碧髻鸦,娟然青曼睩。


欲住听晓莺,吴王忌人宿。

十五团团月,当已离海岛。


立残双莲瓣,夜色犹未好。


非关月出晚,应是侬来早。

西风不酿雨,东雷空自疾。


莲女叶盖头,相将委花出。


但采了不妨,请看塔尖日。

维梢傍村坞,黯黯天地绿。


忽有渔歌来,悠然逗深竹。


不知月出否,稍见玲珑玉。

谡谡松际风,泠泠涧底泉。


宫商偶时合,来搅幽人眠。


恍然梦中境,洞庭奏钧天。

朝出锦官城,暮投浣花渡。


步步花媚人,那能舍花去。


但使有酒沽,不妨花下住。

贵人楼阁上摩空,蹑屐携觞事未穷。


墙柳似分西禁绿,庭花欲比上阳红。


客从吴苑偏乡语,诗自延陵辨国风。

故人分手惜居诸,幸是天南雁不孤。


益部使星知久动,江头仙艗未堪呼。


碧鸡金马曾题否,洱水昆明可泛无。

戈船报政一时新,上考书封迥绝伦。


仅将内史酬康乐,谁为东吴借寇恂。


行部德星毋厌数,劝农春雨不愁贫。

隐囊纱帽对传卮,宛似袁公步屦时。


屋后梅花堪尔供,庭前柏子是吾师。


从知矫凤冥高汉,偶为将雏绕故枝。

屈指曾停雪夜舟,双旌宛转更西游。


功名向好应知足,朋旧虽稀渐到头。


孤梦自悬钟阜月,尺书难溯汉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