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主治


《医学正传》曰:人家动土犯禁,主小儿病气喘,但按九宫,看太阳在何宫,取其土煎汤饮之,喘即定。

垂衣端拱愧佳兵,文化优游致太平。


昨夜蒙蒙春雨足,松筠花草一时荣。

破船折棹残蓑笠,石女直钩波上月。


方士徒夸铁作金,道人只要金成铁。

疏山住住莫葱葱,龙牙且无祖师意。


须信扑牛另有方,不犯锋铓震天地。

鹫岭默然全是影,毗耶杜口本非真。


灯笼露柱呵呵笑,误杀浮生多少人。

从来个事不囊藏,刹刹尘尘为举扬。


近日令严谁敢犯,不教夺市与搀行。

重阳九日菊花新,妙契忘言不犯春。


收得安南忧伐北,不知何日得通津。

潇湘一片芦花秋,雪浪银涛无尽头。


何须渔歌发清响,鹭鸶飞出白汀洲。

元知舌上无横骨,须信喉中有转关。


唤鳖为龟人不肯,直教迦叶也眉攒。

个个既知迦叶富,人人休怨释迦悭。


破铛煮得空华实,甑里盛将铁汉餐。

寒来向火被添绵,夏月临风使扇扇。


渴饮饥餐随分过,闲中打坐困时眠。

雪刃森森倚碧云,佛魔凡圣总亡魂。


水乾沧海鱼龙死,火烈昆冈玉石焚。

通方大隐好居廛,手段能如火里莲。


九陌香尘乌帽底,一槔春水白鸥前。

人亡家破更何依,退步悬崖撒手时。


去岁生涯无寸土,今年活计更忘锥。

白云深处有沧波,半醉微醒哭更歌。


孤艇往来无系绊,阴晴天气曝渔蓑。

韶老须弥论过失,庐陵来价认商量。


可怜一粒灵丹药,咽下喉咙命已亡。

百尺竿头须进步,无明鬼窟好抽身。


寒灰定爆真奇味,枯木花开别是春。

拈花老子徒饶舌,面壁胡僧太赚人。


更着洞山行过水,吾宗从此永沈沦。

月破松梢晓,诗吟马上秋。


凉风侵帽角,曙色淡鞭头。


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

终朝寒惨气昏昏,云翳风霾隐若存。


天运有常交有数,阳光初不碍高奔。

元正但觉晓光迟,风雨霖霖笑语稀。


见说朝家推日食,百司守局午方归。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
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葵藿比君子,卑栖亦自荣。
叶随朱夏盛,心逐太阳倾。
大象无私照,孤黄不并生。
招提几百载,其来自唐室。
屡此系扁舟,过门不暇入。
岂图今之行,招携叙旧室。
君子之于学,没身而后已。
苟未至陨越,敢不湛攸止。
太阳一入地,亦足蒸成霞。
老学傥能勉,声绩岂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