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尚忆去年称寿日,彩衣犹带天香。
今年还见雁成行。
两头娘子拜,笑领伯仁觞。

夫人心事与天谋,钱镈功夫岁晚收。


秸鞠声中春满羽,毕逋枝里月横秋。


将雏欲上空回首,食蔗才甘不到头。

殗叶重葩两大门,只凭道义世昏姻。


养成气质槐为芷,发见仪容竹有筠。


自是子能为国士,何须女必嫁官人。

行应珩璜女子师,荐修蘋藻大夫妻。


礼门总是行持地,宦海元非爱欲泥。


翚翟相传犹白凤,鹓雏可伏胜黄鸡。

解道先天易,能哦击壤诗。


只因居有习,毋谓女无仪。


在姆师逡立,从夫妇得咨。

祥符名相裔,元祐宰臣孙。


展也晋秦匹,烂其韩姞门。


世纷冰似冷,壸范玉如温。

江乡推甲乙,家史自名门。


作配昔相友,流风今尚存。


三珠方秀媚,双剑忽飞骞。

断机久已传家训,采藻端然继国风。


庭院炉烟春蔼蔼,门阑瑞气晓葱葱。


遐龄愿效三桃实,拜寿何辞百盏空。

相门苗裔正诜诜,长庆风流几百春。


吉梦忽随秋日晓,祥光常对月华新。


翰林大笔高前古,玉树诸郎霭后尘。

残阳未敛戍,中夜苦无奈。


噆肤跳蚤行,掠面飞蚊过。


玲珑织翠缕,有来馈一个。

赵文敏公之孙女,情忝通家见嫁时。


环佩盛仪犹内院,波澜馀泽自天池。


佳儿裕蛊承先志,淑女宜家副夙期。

阿母亲曾与制衣,手攀云锦下天机。


自从宴罢茅君后,寂寞龟坛会更稀。

胸次玲珑粉黛羞,宵征何必抱衾裯。


应无云雨三更梦,自有冰霜六月秋。


尽节每曾陈讽刺,虚心那解老温柔。

招得香魂爵少翁,九华灯烛晓还空。


汉王不及吴王乐,且与西施死处同。

不望金舆到锦帷,人间乐极即须悲。


若言要识愁中貌,也似君恩日日衰。

中朝甲第首诸王,寿母今符宝婺光。


南岳仙云飘凤驭,西池春色照霞觞。


退朝络绎金门佩,问寝氤氲画省香。

伯姬鲁国女,作嫔仪宋宫。


委身殉烈焰,名与天壤终。


伊谁嗣良轨,请歌贞媛风。

莲花宝铗绿云鬟,不脱襜褕款汉关。


枉杀白登城下画,虏中原自有红颜。

天山猎罢雪漫漫,绣袜斜偎七宝鞍。


半醉屠苏双颊冷,桃花一片殢春寒。

边城新舞《柘枝》辞,降得浑邪罢汉师。


不道长安春色少,甘泉宫里画阏氏。

燕支山色点平芜,染出春愁上画图。


一曲胡笳明月夜,边声又度小单于。

堂上春深并锦袍,中丞甲第五云高。


麻姑自阅桑成海,王母亲栽树作桃。


旧德共看麟阁画,馀光殊有凤池毛。

元公宰木阅居诸,二母仙闱鹤发馀。


盝里尚藏金殿草,座中时展玉函书。


几看莱服连鸠杖,时过潘园并板舆。

陈情晓下紫宸朝,阿母云舆度绛霄。


珠履名高西府幕,斑衣色借上公貂。


花深楚苑春鸣棹,月满隋堤夜听箫。

仙衣初剪紫霞绡,镜里霜鬟尚未凋。


贤媛正宜参八座,殊恩今已锡三朝。


吹从玄鹤空中度,书寄青鸾海上遥。

百斛璚浆满玉壶,寿筵犹进大官厨。


堂前宾客皆鹓侣,膝下郎君是凤雏。


重见封章传内使,又看书信寄麻姑。

黄浦之水绿沄沄,疏凿元自春申君。


浦口谁家起华屋,门中雪桧垂苍云。


符台之母乌溪女,倚桧时时听白苎。

奉萱堂上,人争道、七十古来稀有。
满面春潮双鬓雪,天教乐寿。
清惠家风,文庄壸政,宦族传来久。

梦兆曾炊臼,形伤见稿砧。


菊松思共老,霜雪遽先侵。


不待宜人诰,无惭列女箴。

万石家成老未慵,忽惊霜涧仆高松。


阃仪可但蘋蘩托,庭训无忘俎豆容。


梦落海东陪鹤驭,恩从天上得鸾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