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寒波略傍曲城流,彩鹢遥兼翠盖浮。


努力济川天下望,暂时乘兴鉴中游。


蓬莱清浅迷沧海,河汉昭回隔斗牛。

老觉粗疏过往时,赤心今始为君披。


交情大抵无新旧,人事从来有合离。


见说片辞能折狱,未尝一话不言诗。

此身莫辄犯针毡,只合浮沉委自然。


久堕风波人海里,暂依云汉使星边。


斗升乞活真堪笑,青紫归耕亦可怜。

青春人物正当时,咫尺云天快乐披。


相见便如胶漆密,此行还似筈弦离。


方传细柳将军令,或赋甘棠召伯诗。

汉厦非无论道毡,自惭老去鬓皤然。


闲愁似海藏皮里,往事如风过耳边。


几度班荆谁与话,一朝倾盖□相怜。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弱冠游文苑,载笔逐时英。


敢期周典礼,仍备汉公卿。


辛苦思身事,恩荣荷圣明。

少傅知予久,交承分愈亲。


圣朝无阙典,何力继芳尘。


憩阁棠依席,寻诗鹤近人。

南省今重入,春阳动粉闱。


气随莺谷转,花傍雪筵飞。


斋署更新榜,厅槐过旧围。

亭玉张筵迥,袍绯拥绶新。


丹霄通雨露,华省切星辰。


拔擢惭非分,遭逢庆此身。

年逾六十我何堪,心曲因君得纵谈。


阅史旧尝疑夏五,参禅今遂荐前三。


饮阑却怪清樽恶,饥甚犹怜粝食甘。

水满陂塘麦满村,路逢田父和长言。


题诗懒作蝇头字,贳酒愁看犊鼻裈。


芳草藉青迷野径,远山横翠入柴门。

某也庵居久,心形付自然。


山林藏老退,松竹养风烟。


遇物元非远,寻真自一天。

衣袽先九润,此日上瞿塘。


风月动官柳,旌旗开蜀疆。


诗坛凌李杜,政绩过龚黄。

好在曾夫子,宁知晤语期。


倚毗离楚日,鼓吹入夔时。


赤甲薰风近,黄堂淑景迟。

鸡犬萧条少四邻,孤村风雨自荆榛。


愁来爱读平原传,浊世翩翩一伟人。

娇儿忍冷戏床前,贪笑痴啼也可怜。


乌桕林空红叶湿,萧萧烟火对愁眠。

中园风雨一茆茨,土壁沾濡叹地卑。


昨日开渠北檐下,已通流水过南池。

回环万竹锁烟霞,步履迟留问故家。


我向利名心最薄,青云合得旧生涯。

日日高楼倚望君,口吟心想跂清尘。


土膏着雨苍葭出,山色凝云翠黛颦。


卑冗一官谁羽翼,异同千状极艰辛。

东来车骑岂君归,我欲悬车归则时。


仙女丹砂能不老,腐儒青简亦难衰。


宁乖洛水田园计,且及燕山馈饷期。

番禺西城偏,九石名九曜。


危根插沧浪,古魄镇临眺。


何人试巧手,凿此混沌窍。

菖蒲涧底生九节,流水遂作菖蒲香。


安期服之已仙去,漫脱双舄留秦皇。


秦皇杀伐自无度,年龄社稷何由长。

沧溟东望日含晖,城郭人民叹已非!


乱世功名无所用,平生心迹不相违。


词章应世东洋体,妇孺还乡大袄衣。

疏林暮景挂斜晖,转悔今非似昨非。


一别真成游子恨,十年竟与故人违!


重来彭泽陶元亮,遥忆辽东管布衣。


我已无家长在客,守松三度去来归。

听鼓同官滞五羊,岿然一叟鲁灵光!


人经磨折多奇寿,诗信推敲有别肠。


镂刻定寻安邑枣,披吟合试海南香。


使君清白囊如洗,料理新诗入宦囊。

丽句清词拱璧珍,枌榆又见老诗人。


穷愁不作牢骚语,温厚偏钟矍铄身。


宗派诚斋真后起,宦游玉局是前因。

士穷百不谐,所向辄墙壁。


堂堂百代师,往往遭削迹。


闾阎侮出胯,逆旅或争席。

不用椎牛渎帝乡,精诚端可格穹苍。


举头忽见千山雨,默祷惟凭一瓣香。


已度南天三伏旱,未妨北牖午风凉。

旧学开宏构,斯文耸奥区。


由来汉丞相,善教鲁诸儒。


自昔升堂训,于今避席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