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盛世天休沓,真人宝历开。


太任当政闼,元老位公槐。


莫盛官人始,相从试士来。

先生头白发垂耳,博士无官家万里。
讲席漂零笠泽云,乡心断绝昆明水。


南来道者为苍公,说经如虎诗如龙。

广文先生居崖州,乃在琼南天尽头。


洞天大小日觞咏,且喜海外有丹丘。


学田颇有槟榔树,椰子之林租可收。

几杖从琼海,归来白发长。


五经崔母子,三徙孟家乡。


樱笋春盘嫩,鸡豚夕箸香。

苍翠女贞枝,陶婴七十时。


珠毛黄鹄子,玉蕊白华儿。


掌故多高弟,文宣亦老师。

中原从此尽,回首奈愁何。


地控三洋海,人祠二伏波。


凉应天北少,风是日南多。

随君尊酒去,一一上湖桥。


童子木兰枻,将军青玉箫。


暮风生铁飓,春水上咸潮。

亦有罗湖好,芙蕖散旅愁。


花花栖海燕,叶叶下江鸥。


往日多迁客,兹焉弄碧流。

弱龄释负担,浮沉游国都。


久知意不惬,眷言返田区。


无为好爵縻,衣锦享我刍。

沉沉大陆宝华饶,南岭秋迎国士轺。


海上钓鳌三岛近,人间相马九方遥。


烟云过眼资探讨,珠玉挥毫破寂寥。

冷落青毡白发多,长途薄宦久蹉跎。


浮生总付邯郸梦,归榇还惊滟滪波。


藜阁烟灯消夜火,松邱风雨泣寒萝。

经年旅食共京华,别思寒风拥客车。


已叹弹冠兄弟少,遥怜把袂路岐赊。


琴书官冷淹黄绶,雨雪堂深隔绛纱。

越山高,越水长,越天万里吞南荒。
绝峤东西开两目,中天日月悬睛光。


照破鸿蒙视太古,转盼中原一抔土。

结束征镳指帝京,眉山昆岫两峥嵘。
东方尽奏三千牍,上国高悬十五城。
正尔劻勷勤策士,莫将表饵当谈兵。
石室奎章待访编,君家自有旧青毡。
若为主藏多嗔怪,昌独何当损捧钱。
夙擅阳春调,曾登作者坛。
家徒四壁立,物有一毡寒。
马瘦桃花落,盘空苜蓿残。
家学渊源接紫阳,按图终日味偏长。
已知室暗能虚白,更与诸生事勿忘。
衡门多乐事,何事最相宜。
会意丝桐远,搜神汗竹奇。
圣贤终日对,山水几人知。
当年谢羁勒,一径返烟萝。
散帙娱清暇,鸣弦续咏歌。
广陵传后少,禹穴秘中多。
新雁穿云,苍葭缀露,伤离最是清秋。
正客星渐远,数赋登楼。
比邻一载频携手,听旧雨、茗碗灯篝。
荣公能取适,原宪岂真贫。
不见利生四十载,面扶菜色帝城春。
天真有眼予一官,从今气象日日新。
我生少小客菰城,日对城南山之塔。
塔矗山顶不知名,但喜山塔天作合。
续来此邦已壮年,城郭人民历变迁。
石斗山头弁山麓,年年香市夸吴俗。
春日融和车马喧,甘露杨枝人乞福。
传说齐女道绩贤,持诵法华二十年。
频年学钓烟波里,苕霅交流清顾视。
浮家何幸遇志和,必恭敬之桑与梓。
梓乡人乐聚他乡,十载光阴铎秉此。
十年不听广陵箫,浅醉重寻旧板桥。
忽尔伤心成雨别,可能奇气为花消。
红窗悄夜欢愁梦,碧月春江上下潮。
瑁湖边、雅宜垂钓,一竿池面风软。
庞公栖隐相邻近,几次走寻吟伴。
随柳转。
浩浩尘风,骤聚萍踪,似此远哉。
讶金戈铁马,频年带甲,颓垣断井,遍地飞埃。
剑倚长空,衣穿短后,热血淋漓付酒杯。
昔我揽胜城东隅,老梅花发香满湖。
人事卒卒兴尽返,惜哉未访高人庐。
握手迟速亦前定,失之交臂曾遇涂。
我初试缁尘,乡贡赴京甸。
踏月款湘馆,始识先生面。
尘囊发鸣琴,行箧诵诗卷。
攻苦食贫三十年,才名不让古人先。
一经远赴招贤币,千里寒移坐客毡。
书担晓争京口渡,布帆春上石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