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聊随汉使者,一上周王城。


片雨北郊晦,残阳西岭明。


野禽呼自别,香草问无名。

旧租丞相国,新治使君州。


坐树贪循政,怀铅倦雅游。


猿惊乡岭树,蜃结海天楼。

溢荥清溜接家田,白首辞荣铉席贤。


直使斯人歌画法,后容吾党记归年。


五禽习戏探仙术,万法观空证佛缘。

遇坎聊知止,逢风或未归。

孤根何处断?

轻叶强能飞。

陋巷冬将尽,东风细杂篮。


解牵窗梦远,先是涧梅谙。


茶癖金铛快,松香玉露含。

颜冉商参甲,鸾凰密勿才。


帘垂仙鸟下,吟次圣人来。


宝辇千官捧,宫花九色开。

久住荆溪北,禅关挂绿萝。


风清闲客去,睡美落花多。


万事皆妨道,孤峰谩忆他。

迎侍闽川去路长,才名官职过欧阳。


翰林贵族夸东榻,史馆清衔庆北堂。


别酒正逢寒菊绽,归舟应见早梅香。

潘岳花阴覆杏坛,门生参谒绛纱宽。


西垣久望神仙侣,北部休夸父母官。


雨屐送僧莎径滑,夜棋留客竹斋寒。

锦川宜共少年期,四十风情去未迟。


蚕市夜歌攲枕处,峨嵋春雪倚楼时。


休夸上直吟红药,多羡乘轺听子规。

诏从书殿理江干,江外生民识谏官。


京口浪花迎棹白,海门山色入楼寒。


茅君仙洞披图见,张祜诗牌拂藓看。

淮海丰登接帝畿,家家耕破旧荒陂。


乳牛引犊精神健,野叟携孙鬓发衰。


河市妓翻轻茜袖,社筵人插小红旗。

久居台阁多忧畏,欲荐贤才涉比周。

灰死寸心甘不动,雪侵双鬓未能休。

封章事寝空腾谤,制诰词荒益自羞。

掌贡司言耀圣朝,宦途屯否数难逃。


雄文自贮胸中甲,直气谁防笑里刀。


黄阁不登名甚屈,紫垣终老道弥高。

金銮失职下蓬瀛,也向淮边领郡城。


堆案簿书为俗吏,满楼山色负吟情。


庐江地近音尘断,何逊诗来格调清。

北门西掖久妨贤,出入丹墀近八年。


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


将何政术称循吏,岂有文章号谪仙。

锦衣西去道何光,卜葬伊川旧钓乡。


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


重寻泉石应多感,旋插松楸未著行。

清夜哀吟敌晓鸡,行藏无玷白于圭。


阳春寡和人传郢,肉味都忘子在齐。


绝俗文章终远大,循资班列暂卑栖。

淮边为郡再相逢,又得同途赴九重。


顾我尚骑天厩马,共君遥想鼎湖龙。


贾生北望朝文帝,白傅何期哭宪宗。

预忧囊瘿病龙钟,乞得仙方便有功。


纵免项如樗里子,也应头似夏黄公。


西晖亭下峰峦碧,南静川中木叶红。

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
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


顿首惶恐臣昧死,越录敢言天下事。

黄屋见闻远,朱门富贵忙。


屠沽思报国,樵牧解谈王。


能转祸为福,毋令圣作狂。

邦计伤虚耗,边民苦乱离。


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


灾异天垂戒,修为国可医。

醒吟醉草不曾闲,人人唤我作张颠。


安能买景如图画,碧树红花煮月团。

我写东篱第一枝,长生岂止纸为期。


年年上寿百年计,日日看花九日时。


还喜带金同晚色,不妨须玉照寒姿。

恩华浩荡纵长游,一牒南从楚国投。


世事未能容我料,风波不足使人愁。


漫消惠饭须佳句,先说潮阳尚远舟。

平昔偏知我,司勋张外郎。


昨来闻俶扰,忧甚欲颠狂。


烟暝搔愁鬓,春阴赖酒乡。

鱼为水族类最稠,近时画手安成刘。


生绡如云笔如雨,恍惚变态不可求。


大者独立为豪酋,小者列从分奴驺。

我行树阴日千匝,雨叶风枝自萧飒。


惟有诸生识我情,傍人不解空嘲狎。


我见先生种树年,我身尚短树及肩。

路尽邮亭始入京,水村山郭几经行。


逢人借屋宁知姓,信马题诗不记程。


沙浦雁回风忽断,石梁鱼落水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