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昆仑东南禹九州,山高海阔峙以流。
齐秦相袭一介丘,梁魏何有真浮沤。
天邑当中控四陬,先生去矣不可留。
五老催归客,天寒道路长。
残冬涉易水,几日到浔阳?
学见吾宗盛,身随圣道昌。
未应嗟晚达,松菊近柴桑。
芳年儒正紫貂裘,北出都门亦壮游。
五季山川分汉界,太平学校过檀州。
禁杨拂籞黄金色,泮水通城碧玉流。
秋风千里送飞帆,又戴儒冠俎豆间。
美教古来无鹿洞,清游天下少庐山。
弄乌彩服三年别,骑马青衫一日还。
中吴泮宫古,广文官舍敞。
佩衿方休诵,冠带骈憩鞅。
岁晏云四合,雪暮霰交响。
王制严心画,臣工重古人。
朝廷政典大,岭海学宫新。
番舶槟榔唾,邮签荔子尘。
夜雨西陵树,春风燕喜亭。
学宫资裁正,士类仰仪刑。
天险开三峡,人心系六经。
话别都门醉绮筵,担头惟有一青毡。
行携化育三春雨,去洗全南百里天。
学究羲皇知悔吝,道宗伊洛有渊源。
野性好林壑,胡为来市廛。
岂无桃花崦,着我屋数椽。
深深崦中花,万树春霞鲜。
丞相家传百岁余,日临斋馆看云储。
绫花尚宝宸章赐,袍褐亲看省檄除。
藻泮晴香琼液动,杏坛春暖锦云舒。
丹符躬拜御前除,试稿犹存棘栫余。
宣圣殿高瞻衮黼,诸生班整肃襟裾。
华堂击鼓公厨熟,彩鹢垂帘海味腴。
风云浩渺泛灵槎,三径归来菊有花。
疏广宅东天入海,龙且城外水囊沙。
宾筵且复成娱乐,帝阙终须拜宠嘉。
缑山讲道拥皋比,五夜星光耿璧奎。
帝里恩承红日近,仙梯步逐彩云低。
不惭徐乐登金马,有待王褒颂碧鸡。
洛学传当代,家声属此翁。
一生无世味,万事与人同。
恨不师前郑,欣尝客阿戎。
桂公年老才华盛,远作会昌州学正。
会昌僻在江西隅,古来地热不可居。
居民年来家有井,泄尽瘴烟无疾病。
至元皇帝初,万国同车书。
臣有帕克巴,制作开洪图。
遂令蒙古语,传诵周海隅。
姚君作诗似建水,朱君饮酒如淋灰。
自我得二士,壮气倾九垓。
凤窠丹穴岂凡鸟,马育月窟真龙媒。
笔床茶灶米家船,去结香芹碧藻缘。
高士旧闻人下榻,冷官谁谓客无毡。
诗成蜃气楼台外,目送鸢飞潦雾边。
清明拜扫陟山丘,积草荒苔露未收。
林鸟纷纷争晓祭,野花寂寂自春愁。
眼前儿女能供奉,身外功名岂用谋。
一从相别后,寄迹各东西。
岁月身惟老,风尘眼欲迷。
依山松径窈,临水草堂低。
我已多衰病,君今亦老成。
闭门惊腊尽,把酒及春生。
但愿兵戈息,从无爵禄荣。
不见故人久,悠然多所思。
郡斋呼茗碗,山馆理桐丝。
望断云凝处,吟残叶落时。
与客携壶上碧山,茫茫天宇一开颜。
江涛汹涌怀思处,民屋萧条指顾间。
落日照蓬趋水驿,清风拂座笑尘寰。
忆昨分携春正寒,生涯到此又儒官。
客中度日今非易,贫里攻书古亦难。
接物谦和辞尚简,处身廉谨事容宽。
不见江淹久,猿啼近野坟。
郑虔曾陷贼,王粲未从军。
赋好人争慕,官卑世罕闻。
与子平分粤,词场属两雄。
撤皋真子厚,讲易愧纯公。
泗水淮原会,江流汉亦宗。
江头日日春风起,柳花飞渡春江水。
东吴客子问归期,回首云山隔千里。
昔来胄监知几秋,鲈鱼不动乡关愁。
残芦衰柳遍江潭,萧瑟偏宜我辈探。
风里浮云自西北,尊前名士尽东南。
白鸥眠处船齐泊,红蜡烧时酒半酣。
纷纷处世羡鸣珂,君隐考槃诗独哦。
三径早知皆坦路,一庵聊复障颓波。
田园无悔归家晚,松柏存看绕舍多。
书剑当年游上都,贤关虫篆校诸儒。
文华灿灿九苞凤,俊气骎骎千里驹。
妙质竞谁挥垩漫,白头空此死樵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