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村村鸡犬日相亲,宣歙山川本近邻。


他日钓游仍作伴,不惭曾是受田人。

故乡乔木隔山青,山郡人应候福星。


民俗士风谙已熟,不须随路借图经。

宛陵祠下竹娟娟,一榻曾分听夜泉。


携酒寓公谁复在,六回春色到吟边。

桑梓悠悠共歙城,宦游京国倍多情。


红尘离合常无定,从此相看听雁声。

民部清风十载馀,金绯一日荷恩除。


秧田麦陇宣州道,多少人迎五马车。

茅屋山头布谷鸣,老人忙起课农耕。


不知门外春多少,稻颖青青一望平。

双桨悠悠出岸沙,钓鱼人住水西涯。


隔溪残雪春犹浅,时见寒梅一树花。

草玄何处结檐楹,一坞深深竹数茎。


子夜天风来谷口,吾伊声杂翠鸾声。

昔年曾过敬亭山,花雾蒙蒙湿翠鬟。


别后山容应不改,凭君传语慰孱颜。

红叶纷纷蔽草莱,不辞提斧斫苍苔。


断厓斜日无人到,时听樵歌出涧来。

星轺尽日短长亭,石路崎岖此暂停。


山匝万重高拟蜀,水盘千折急于泾。


香风细落桐花白,宿雨新收麦甲青。

枫染酏颜菊亦酣,霜天风味饱相谙。
马蹄去去江之北,雁影来来塞以南。
云外数峰轻抹翠,雨馀一水碎挼蓝。
怪得虚檐寂溜声,起来云淡月微明。
只消一夜西风力,尽扫千山宿雾清。
农舍少酬终岁望,客途拟过小春晴。
九月十月交,卦应西北乾。
少昊犹执矩,玄冥遽行权。
庆元敦牂岁,夏无雨旸愆。
簇簇人烟两岸分,暂时挂搭此行程。
一筇风月无拘束,又复挑诗到宛城。
六年南海逐流萍,不见天边旧酒星。
闻道澄江皆鸭绿,敬亭那放谢公醒。
山人生计拙,种桐满山樾。
春来风云多,桐花开不结。
小民饰虚诈,水燥而火湿。
呵之不肯起,犹向马前泣。
悬厓危欲堕,急湍啮其趾。
世路多险巇,君子慎所履。
野旷路萦纡,山转林断续。
长歌者谁子,隔溪闻伐木。
树罅天光漏,山㘭云气深。
遥遥闻犬吠,人家无处寻。
听泉如听琴,看山如看画。
佳趣满眉睫,应接都不暇。
疋马赴宁川,靡靡行不止。
水色与山光,一百二十里。
守郡无能抚兆生,别来犹自念宣城。
十年已扫风尘迹,万里谁缄故旧情。
谢眺每思江练白,冯唐犹恋九峰青。
一日一度过短墙,三日风雨挠我觞。
天球河图在东序,保障茧丝分晋阳。
我欲从之苕水远,搔首不见月满廊。
精舍萧然绝世尘,登临渐觉爽精神。
庭连翠岛松篁暗,沼接清流瀑布新。
高洁白云长作侣,幽闲明月每为亲。
岁月金门路,叨陪上履綦。
君多补衮意,吾送剖符时。
南国股肱郡,西川玉雪姿。
绿树阴阴生夏凉,翠筠解箨净如霜。
羁魂漫遂愁云去,远水他山更断肠。
风流最数宣城,奇山秀水神仙府。
琴高台畔,花姑坛上,鸾翔凤舞。
春度玉墀,月升金掌,荣分铜虎。
地胜千岩秀,名高万古存。
丹崖纪灵躅,绀宇蔽祇园。
树老垂藤影,池幽浸藓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