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胜侣皆灵运,名僧有道林。


行歌穿竹径,醉舞占花阴。


寺好偏宜古,山幽不厌深。

峻岭香台峭,高林夏气清。


山分龙阜色,涧别虎溪名。


野酌临归鸟,昏钟吼卧鲸。

野寺青霄畔,攀厓扣法堂。


山铺平野阔,江绕大都长。


凿石开花坞,梯云架竹房。

野寺门前杨柳新,一樽同此驻征轮。


西山物候仍馀雪,南国芳菲更有春。


楚棹正逢归塞雁,淮云遥送渡江人。

浮生半日闲难得,已借僧床十日眠。


建茗几烹严子濑,牙香初散富春烟。


诸侯传食端堪愧,山水嬉游是夙缘。

官闲我亦何拘碍,又向天宁一借眠。


风雨净除三伏暑,梦魂凉浸万山烟。


窗临木杪宜仙枕,地隔溪流断俗缘。

薄暮肩舆索翠屏,东岩谁复问惺惺。


三春花鸟催行乐,大地山河总露形。


笑把新诗参佛偈,休将杂剧恼山灵。

亭废逢僧未问因,后人谁复续前人。


我来景物还潇洒,不解行春且醉春。

得尔逃名者,今辰又少林。


山高杨柳细,路险薜萝深。


古塔已凋翠,祗园曾布金。

帝京重九日,朋旧共开樽。


地远城西寺,台高蓟北门。


云光移塔影,山势断河源。

天宁寺里访诗仙,又蹑飞云过霅川。


留得新词耀新景,杏花摇艳碧罗天。

客里尘騑未着鞭,短篷送我访幽禅。


横空云冒临江寺,夹岸山随下濑船。


谩借一觞追胜概,暂分半日洗尘缘。

公事初馀半日闲,故人相约扣禅关。


万松拥雾都环寺,一塔凌空正对山。


尊酒暂陶尘外乐,岁华频揽镜中颜。

石径盘回万木中,寺门惟许白云通。


参差楼阁烟霞古,晻映溪山户牖空。


坐久塔铃还自语,诗豪床笔喜相同。

禅堂邀客酒如霞,列炬光中散夕鸦。


云涌珠宫千劫火,天开银阙万人家。


卷帘淮海皆成玉,吹笛江城半落花。

近臣方赐沐,暇日爱攀登。


共向前朝寺,因寻长梵僧。


一庵唯挂钵,何处独支藤。

隐几得真乐,此轩深复深。


众喧从过耳,一法不关心。


雨止溪添涨,风行竹乱阴。

烟晓雨初晞,亭皋春日辉。


相从穷宴赏,一倍惜芳菲。


柔草才胜藉,新条恰挂衣。

万里旬宣驿路遥,暂来兰若驻星轺。


每缘推毂怀知己,犹记乘骢肃百僚。


消息几能通蜀栈,瞻依何易切云霄。

飞锡真游戏,论诗解往还。
一声狮子吼,十里道场山。
绿竹静无语,白云长自闲。
隐隐来岗续,沈沈土脉萦。
一峰庭下立,十里地中行。
石脚犹依佛,山腰恰近城。
拍手笑无语,挑包去不还。
行行馀一钵,历历上诸山。
明月随方照,孤云任意闲。
为爱先生所赋诗,半生参学老犹迷。
如今数卷钟山草,步步相随处处携。
相业平时既讲明,得君当国有难能。
周公礼乐寥寥意,馀子随时未可憎。
归去家山续祖灯,飘然别我下兰陵。
遥知后夜空江上,月照孤篷坐一僧。
别来忘岁月,相见又飘然。
去住浑无著,行藏只任缘。
故山唯落木,废刹锁荒烟。
妙香疏磬宕新烟,花雨霏微一澹然。
餐素相人犹相马,泪馀忧国更忧天。
村帘寒食悬千里,竹院浮生悟小年。
前日曾留坚密轩,煮茶话旧夜无眠。
此来重访山中客,再说三生石上缘。
白鹤刷翎苔点雪,苍麋砺角竹分烟。
息轺古招提,时维孟冬莫。
天气熙如春,宵蛩起幽诉。
独聆不能眠,披衣坐风露。
寂寂禅林绕篆香,长廊古殿总虚凉。
楩楠蔽日空交影,乌鹊驯除不乱行。
灭想自成清净界,争机端作是非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