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关上青牛去,林间白鹤归。


月函书味澹,霜浸道根肥。


草树连生色,鱼梁閟杀机。

春日成都寺,桐华一院芳。


窗疏红卷跋,焙暖雪吹香。


论事惟三代,评诗宗晚唐。

诏使乘轺赴日边,此行何以异登仙。


蓬莱路近春风暖,阊阖门开晓色鲜。


不用历阶三粉署,便应平步五花砖。

骢马赤茸鞦,临歧嘶未休。


朝廷用儒雅,风纪得才猷。


天远三湘外,霜含八桂秋。

春宵残月转西楼,醉听琴声别鹤愁。


宦迹更堪燕市别,才名不负兔园游。


中原赤子心仍切,北塞黄云战未休。

荏苒流光梦欲残,重过祖席不胜欢。


爱逢宪使探奇兴,得话孤峰白昼寒。


旗影乱翻溪水入,萝阴高引碧云盘。

驰驱无计息贤劳,风雅文坛惯自操。


千朵芙蓉云外瘦,一行鹓鹭日边高。


本来堂好疑青琐,明镜台方现白毫。

千章木护一孤亭,塔院憨师别有名。


不早解衣恣偃蹇,暂时凝睇亦凄清。


龛云断续晴含雨,磴竹萧疏自发声。

椒酒长斟此日新,楚江云起粤城春。


气吞旸谷能窥日,手握阳和解袭人。


雾散海门无鳄渚,星寒瑞色有龙津。

宇宙开昌运,山川产荩臣。


周邦多士贵,鲁国一儒真。


江海襟无际,风雷笔有神。

东海泱泱旧建牙,隼旟龙节玺书嘉。


行间旗鼓高文苑,字里风霜凛法家。


盾墨磨将毫散彩,幕莲开处剑生花。

中朝推毂事防胡,江左留恂愿不孤。


胆落鲸夷闻杖钺,恩沾鲛室见投珠。


故应进履称孺子,未向雕虫许壮夫。

专城四十尚为雄,况复东南倚折冲。


虎视几当青眼客,鹰扬翻属黑头公。


诞弥夏帝乘权始,赋有吴都在部中。

曾请长缨廿载前,新加大纛主恩偏。


宁知岁月郎潜久,犹是春秋鼎盛年。


狐矢正悬森戟库,兕觥交进斗茶天。

老去重阳又再临,等闲驹隙度光阴。


虚名何苦劳方寸,直道焉能枉尺寻。


夜雨梧桐惊客梦,秋风鲈鲙动归心。

归途重约使轺临,为爱榕溪十亩阴。


俯瞰江流青一带,坐看山色碧千寻。


共拚沉醉酬佳节,暂驻斜晖纵赏心。

五岭何烦汉节临,暂来南国种棠阴。


诗亲老杜真无敌,迹访涪翁尚可寻。


登览漫穷千里目,衰迟唯有五湖心。

明公富暇豫,胜日怀登临。


蹀躞骢马行,窈窕幽人心。


悬崖响晴雨,奔流濯春阴。

我本耕牧竖,结庐章江涘。


微生属休明,世尚犹典礼。


惊飙卷飞辙,寥落从此始。

解后皇华并辔游。
追随世好学风流。
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

嵚崟大伾山,西遮黎阳口。
白马遥盘匏子堤,黄河如带东南走。


东南万里入蓬瀛,毂转雷奔大壑惊。

扬子桥边月满城,乡心渺渺大堤横。


长干估客今多少,共听襄阳曲里声。

词赋名归楚客豪,和歌燕市曲弥高。


不禁白雪凄清色,洒作扬州八月涛。

蓟门别思草萋萋,五月楼船泊大堤。


欲问风流何水部,梅花东阁几时题。

十年玄武署中居,建节初乘六传车。


此日宣房沈璧马,河渠已有著成书。

一扫炎氛障海东,柏台明月晃丹衷。


群黎顿使无夷习,远俗能令有古风。


当道豺狼宁踯躅,啼饥儿女得从容。

惊见连篇锦绣文,营中将校罕逢君。


投壶清致祭征虏,执戟多年杨子云。


银甲行穿江路柳,丹心每效野人芹。

得闲来访单绣使,上堂只逢双墨君。


小轩雨久长新树,近午风生驱宿云。


更策羸骖寻雪洞,偶看稚子摘池芹。

阴风萧萧吹发寒,老馗夜踏山雨残。


恨生不作中执法,誓死肯负唐衣冠。


骊山梦破一回首,上帝毋烦六丁走。

持宪终归老法官,除书先报鹊声欢。


衣冠正数汪家盛,山水休歌蜀道难。


尘里鬓毛惊渐白,古来风节炳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