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


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


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

举目时时似故园,乡心自动向谁言。


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


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

岚湿南朝殿塔寒,此中因得谢尘寰。


已同庭树千株老,未负溪云一片闲。


石镜旧游临皎洁,岳莲曾上彻孱颜。

闻道藏书埒石渠,仍能一读五行俱。


不妨借我遮愁眼,胜著闲窗饱蠹鱼。

卜筑江村翠岭坳,喜君书室近衡茅。


牙签插架几千册,准拟从头借一抄。

一家犹道路,十日寄并州。


幸借元龙榻,安眠百尺楼。

雪阻燕山道,风寒易水尘。


独怜陈仲子,扫榻待幽人。

高空遥望碧云残,细雨萧萧一径寒。


小队朱旗频出郭,元戎金印乍登坛。


双龙色照芙蓉匣,驷马光生芍药栏。

独有陶公径,能停谢客舆。


陆浑虚旧宅,阳羡觅深居。


水木孤轩外,云萝四壁馀。

自爱新居僻,宁论故业贫。


伯通能借庑,仲蔚已为邻。


茂苑花淹客,吴门药赠人。

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
绋纚维处闻箫管,多在柳堤月榭。
朝复夜。

石头城、寒潮来去,壮怀何处淘洗。
酒旗摇扬神鸦散,休问猘儿狮子。
南北史。

寄居阮家林,贫贱谁记忆?


多病身常闲,乐道心自得。


绿树围村舍,白水明沟洫。


阴晴山异态,远近草殊色。

言念我同父,寥落晨星少。


今为田氏荆,昔是桓山鸟。


东西一异居,音尘终岁杳。

误著缝掖衣,治生失其道。


耻为洛阳贾,学种琅琊稻。


地方苦硗确,天灾忧旱涝。

剩喜群仙集四明,年逾七秩庆耆英。


三章快遂归田志,八座争看衣锦荣。


笑捧一卮龟鹤寿,欢腾六乐凤鸾鸣。

海宇熙熙寿域中,耆儒最盛甬勾东。


共开樽俎为高会,尤喜乡闾有义风。


九老未应多白傅,四明何止一黄公。

朝来太史上宸廷,为说东鄞集寿星。


已把湖山供笑乐,更催歌舞看娉婷。


蓝田有玉应千岁,韦室专门祇六经。

芝封一札燕泥香,祖帐雍容绮席张。


坐上共知环鲍谢,人间争欲借龚黄。


旌旃影里传金斝,衮绣光中拜玉皇。

三年江上守孤城,日日思归去未能。
虽愧憩棠无惠政,却欣伐木有良朋。
花开后圃春同醉,月满高楼夜共灯。
解褐去乡里,宦游一纪馀。
抱戚今来归,茫然无屋庐。
暮瞻还林鸟,朝羡趋渊鱼。
老觉馀生如过鸟,何宁留迹寄长空。
一丘一壑应还我,三沐三薰尽付公。
病懒自知玄尚白,醉馀贪看碧成红。
宾僚满座昔难知,尽是才当汉石渠。
讼牒已资贤共次,茶瓯聊复话公馀。
千村早见刀为犊,比屋仍看经荷锄。
古县公庭二百春,聊因风雨一番新。
恨无尺寸堪酬主,敢有丝毫更扰民。
方叹闾阎惊脱水,却惭梁栋欲超尘。
已解陈蕃榻,仍留杜甫亭。
饱闻期月政,愿受一廛氓。
万事尊中酒,馀年水上萍。
萧条破寺寄寒毡,收拾闲堂肃祭筵。
尚著黑貂存汉腊,愁听白鹤语尧年。
拈花偶契佛三昧,缚草拚装鬼一船。
安期顿惊元旦死,妇戕其夫古无是。
贺节今年好语无,机兆祸先暗有使。
时过无何戒渐忘,悠悠举国谁预防。
久作彭门客,羁心强自宽。
莺花春梦老,风雨麦秋寒。
吾道一尊酒,生涯半旧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