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亦欲西流去,相寻素浐边。


多应百年术,少见一人传。


生事空芝术,心期托蕙荃。

先生天下士,小隐郭东村。


甃水缘开径,楹山对掩门。


士风宁近洛?


川姓不离樊。

出硖寄趣少,晚行偏忆君。


依然向来处,官路溪边云。


兹路岂不剧,能无俗累纷。

神龙不可豢,澄江不可挠。


忍谓道委蛇,权阉屈矫矫。


苦心漕政书,大笑出门了。

愿为真士夫,毋为假道学。


一语足千秋,大道炳先觉。


粤自假者趋,门墙生剥啄。

仲尼训诸贤,惓惓宰政事。


学问匪徒然,良为世道负。


惟公洙泗心,爱人与训士。

天地立人乎,人立天地间。


两仪几空桶,道义塞中边。


蔚彼二泉流,昼夜何廉纤。

剪斸蒿莱得好峰,萦纡装点思无穷。


寻幽已到神仙境,发秘浑争造化功。


官序隐登台閤上,梦思遥寄水云中。

萱堂有秋花,对客如劝侑。


人生本多事,更以百忧副。


愔愔横天壤,扰扰迷刻漏。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
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


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

徙倚望西南,秀色如可掬。


湘水蹙纤罗,湘山叠明玉。


清辉来西隅,朝爽浮万屋。

淮县筑居好,桂亭牵兴长。


偶分岩下影,别有月中香。


潇洒欺松竹,严凝耐雪霜。

山僧知我思归意,为我临伊创草堂。


闻说绕阶丛巨石,更须当槛植修篁。


窗间东望乾元刹,门外南趋积庆庄。

莒侯之燕处,层台逾十寻。


俯镇千乘国,前瞻九仙岑。


勿作西州意,姑为东武吟。

净居高出四禅天,更对伊嵩辟广轩。


塔耸千花依鹫岭,舟浮一叶上龙门。


云藏古木当危槛,风递疏钟过远村。

谁将容膝榜轩楣,未见高人心领之。


绿绮牙签无长物,名芝芳茝是佳儿。


卧看笔架成江梦,坐揖炉峰读楚词。

溯苍茫、中央宛在,风人曾写高致。
而今再见东湖隐,开个柴门湖觜。
花数里。

金牛胜气未全无,朝挹江山近结庐。


避席青衿家有塾,下帷皓首腹多书。


阶庭早见芝兰秀,门巷于今燕雀疏。

一麾局促楚江东,时喜邻藩好信通。


坐厌文书朱墨里,静思谈笑圣贤中。


浮瓯小试茶膏白,照眼分尝荔子红。

不识威名擅汉廷,云仍今复见材卿。


万家桃李栽培盛,千里妖氛却扫清。


羽扇纶巾聊自适,风声鹤唳已魂惊。

太冲扶策招隐士,德璋移文谢逋客。


欲分胜地高世流,未辨贤愚相什百。


芗林居士人中珍,胸中不点元规尘。

何郎爱山知贵目,不着芒鞋踏空谷。


诛茅结竹函丈间,坐揖崔嵬绕江绿。


我亦寻幽不惮远,半世一身随转毂。

韦郎江海士,心与凡子各。


折腰卑小官,不事干禄学。


观身一牛毛,阅世两蜗角。

男儿骛功名,浪起四方志。


辙环百年间,正足消两髀。


达人坐进此,妙处不容喙。

古县溪山里,深轩城郭馀。


地清从近市,朋好亦多车。


云隐寻山屐,风翻插架书。

锦囊诗里识花洲,何日清江得醉游。


百亩故园重饾饤,四贤遗像愈风流。


香浮红树春应早,雪压寒梅月想留。

世道巇岖可厌寻,牖名以约孰知音。


数棂秋雨千年事,一剔寒篝万古心。


山入酒卮青耿耿,风摇槐影绿愔愔。

武夷山色倚天青,中有贤儒谢世荣。

自以高名传积庆,不教黄壤掩清名。

构亭傍垄同虚寝,陟岵无时见孝诚。

珍祥叠叠遗庐陵,芝秀莲双瑞露清。


天意独偏三物应,人心胥庆一堂成。


壁间篇咏辞多实,席上樽罍势自荣。

公来祗谒自周行,脚踏稽山意远翔。


叠嶂排云烟杳霭,半天得月夜凄凉。


无言可状湖山好,有客来时锦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