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北土重寒食,东风吹故都。


不知清野后,还有踏青无。


荻笋烹鱼美,萎蒿裹饭腴。

风雨春无绪,人家食并寒。


一年佳节过,五字小诗难。


开户桃花笑,倾杯竹叶乾。

寒食同为异乡客,欲寻杯酒话花时。


岂无它可倾三盏,那有闲能把一枝。


衮衮市朝徒势隔,荒荒湖海付心知。

三年寒食在天涯,老觉心情不为花。


细雨随风初语燕,乱云藏日欲归鸦。


无才圣世空狂望,有命王城莫苦嗟。

岁岁春深上冢时,担头挑酒纸钱垂。


横铺嫩草松间出,乱点繁花水面吹。


扶幼不知今潦倒,悼亡应叹昔追随。

晓色蒙蒙淡淡烟,花间行过小溪边。


人家寒食当晴日,野老春游近午天。


吹尽海棠无步障,开来山柳有堆绵。

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
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
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

风日明寒食,古观辛夷花。


冉冉山势转,寂寂溪流斜。


摩挲旧题字,故人天之涯。

冷烟漠漠茅檐浅,依旧山南涧水流。


坐稳亦知时物换,燕飞低处鸟鸣幽。

去年寒食姑苏馆,吟到吴歌子夜声。


犹记春城芳草渡,一帘花雨画船行。

人间风物年年在,酒后心情事事休。


珍重清新得吾意,剩拚憔悴为伊愁。

万花初过绿园林,燕子人家巷陌深。


饧粥故应随节序,不甘华发是春心。

今年风雨暗寒食,一夜垂垂直到明。


原上子推将隐矣,从来此路少人行。

南北已分垄,后来那得知。


侵寻空岁月,流落漫歌诗。


宿草露殊湿,白杨风更悲。

花间雨未干,强饮食犹寒。


山涧得名流,岂曰俗相看。


晋文绵上田,往事今鼻酸。

雨意愔愔,养花天气,卖饧何处春箫。
清明上巳,车马正连朝。
对酒唱、归时多忘,惜花心、醉后偏饶。

魂黯云山,泪零风野,转头三度清明。
感今怀旧,何事不伤情。
文史共、梁园书几,枭卢对、湓浦灯檠。

醉人驰骤紫叱拨,游女摇曳双秋千。


争笑书生常蹙頞,不关名利谩华颠。

杨柳萧条花树稀,风光毕竟属春时。


更过几日来相赏,杜宇声催绿满枝。

晓携儿侄拜先垄,常恐重来径路迷。


马上举鞭频指示,石碑东畔绿杨西。

故都空有废残城,天历人家学避兵。


今日街衢却依旧,栅门全毁堑填平。

贵人池沼多鱼鳖,好佛经年不杀生。


恶少家奴苦相负,时时钩擉恣煎烹。

停骖惆怅圣安寺,旧时轮奂想翚飞。


前朝已落王承福,后堂空祀李宸妃。

柳村南路百泉涌,陷车踬马沮洳深。


茕茕一僧力负土,治道不成徒苦心。

南城宦家有孤儿,华裾宝马日遨嬉。


群奴豪酗卖丘木,身在醉乡犹未知。

北城繁华拨不开,南城尽是废池台。


看花君子颇解事,不笑南城似冷灰。

适野襟怀自豁然,入城景物又堪怜。


御沟春水高于路,海岸风尘暗似烟。


醉客轻生驰騕袅,痴儿薄行调婵媛。

街头父老发垂肩,拄杖支颐话可怜。


粔籹不甜寒具小,风光那似十年前。

少日读书今白头,半生窃禄不知休。


讲筵深愧程杨学,史稿重遗班马羞。


多事愁怀苦于病,久寒春意淡如秋。

一百五日上街头,半晴半雨天悠悠。


豪家出郭车争道,少妇当垆人上楼。


辇路暗生芳草远,御沟平瞰碧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