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齿如冰雪发如黳,几百年来醉似泥。


不共世人争得失,卧床前有上天梯。

桥下浅深水,竹间红白花。


酒仙同避世,何用厌长沙。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急,清吹袅灯频。

几度题诗寄入山,不知何处得书看。


莓苔石上秋吟远,星斗坛中夜拜寒。


鹤改新名呼未至,碑逢断刻打应难。

天台一万八千丈,师在浮云端掩扉。


永夜只知星斗大,深秋犹见海山微。


风前几降青毛节,雪后应披白羽衣。

见说身轻鹤不如,石房无侣共云居。


清晨自削灵香柹,独夜空吟碧落书。


十洞飞精应遍吸,一簪秋发未曾梳。

东城焉所适,有此松下风。
更有竹万计,连山翠如葱。


长廊无人白日静,古坛高殿秋阴中。

太茅千仞下,结屋三四楹。


云林户牖润,鹤去海天平。


坐上发长啸,人间闻玉笙。

或雨或云常不定,地灵云雨自无时。


世人莫识神方字,仙鸟偏栖药树枝。


远壑度年如晦暝,阴溪入夏有凌澌。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混元融结致功难,山下平湖湖上山。


万顷涵虚寒潋滟,千寻耸翠秀孱颜。


芰荷香入琴棋处,雷雨声离栋牖间。

青冥向上玉霄峰,元始先生戴紫蓉。


晓案琼文光洞壑,夜坛香气惹杉松。


闲迎仙客来为鹤,静噀灵符去是龙。

八十馀年住镜岩,鹿皮巾下雪髟髟。


床寒不奈云萦枕,经润何妨雨滴函。


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

彩云缭绕七香车,洞里神仙炼紫霞。


华表鹤归春寂寂,东风吹尽碧桃花。

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


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


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

四明开日户,霞向赤城分。


故国无芳草,斯人竟白云。


春居桐柏观,夜过武夷君。

有客斋心事玉晨,对山须鬓绿无尘。


住山道士年如鹤,应识当时五老人。

绝境何人识,高亭万象含。


凭轩临树杪,送目极天南。


积霭生泉洞,归云锁石龛。

半岭逢仙驾,清晨独采芝。


壶中开白日,雾里卷朱旗。


猿鸟知归路,松萝见会时。

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昼阴阴。


云中采药随青节,洞里耕田映绿林。


直上烟霞空举手,回经丘垄自伤心。

石上菖蒲节节灵,先生服食得长生。


早知避世忧身老,近日登山觉步轻。


黄鹤待传蓬岛信,丹书应换蕊宫名。

青山九琐处,白发一龛居。


清斋诵黄老,不阅世间书。


餐霞养真气,对月礼空虚。

向山独有一人行,近洞应逢双鹤迎。


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


无穷杏树行时种,几许芝田向月耕。

山房闲伴白云栖,琴不须弹听者稀。


北道主人新拜号,西湖隐士旧传衣。


粤亡未合鸱夷去,蜀远难随杜宇归。

初平兄弟总神仙,化石为羊入上天。


万里相期云上下,一江不隔水渊潫。


对床夜雨吟诗烛,归棹春风载酒船。

淡墨英英妙写真,一花一叶一精神。


繁香曾入庐山梦,遗佩如行湘水春。


小白凝珠还胜雪,轻黄承袜不生尘。

我思南山阳,谷神何绵绵。


松下笑相别,惚恍忘岁年。


寄我犹龙经,文字入幽玄。

月色今宵恰满规,有山如此愧来迟。


金堂石室不到处,涧水松声无尽时。


麻姑凌寒或送酒,木客入夜同吟诗。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翥粉昂丹笔有神,道人无梦到鸡群。


何时醉拊苍髯客,唤起茅山万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