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澹荡风云气,沈雄虎豹姿。


由来天下士,绝异里中儿。


苦县常栽李,商山旧采芝。

风味既淡泊,颜色不妩媚。


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

客游无赖阻重阴,院落萧条径术深。


数亩林塘观不厌,一窗风雨坐相侵。


灵虬尚有蟠泥迹,老骥宁无越块心。

南荣相距数寻间,满地春泥隔往还。


夜雨暗添篱脚水,晓云浓掩树头山。


修篁夹径宜增植,细草侵阶莫谩删。

为师倾倒尽双瓶,船过柯亭酒始醒。


索笑始知高士去,题诗犹爱越山青。


交情旧雨同新雨,世事长亭复短亭。

苍古仰闻君一语,当时岩壑顿生春。


承恩屡入九重殿,出对尝先十七人。


中使饭传诸宝器,内庭坐赐杂花茵。

觅船直欲横塘去,船去横塘为访谁?


白首正惭玄度老,碧云曾与惠休期。


山林此日多高士,风雨连床可论诗。


入社既能容载酒,陶潜无复更攒眉。

愿闻清净法,往谒富春僧。


妙论听不厌,道心中自增。


如此醍醐味,使我尝未曾。

记乘官舫过明州,永乐寺中曾一游。


绕径凉云修竹晓,满池香露小荷秋。


松花酒贮山瓶送,雀舌茶烦蒻笼收。

传呼载道不知遥,骢马乘秋气益骄。


佛运已知当末劫,寺碑犹及见前朝。


升堂钟鼓闻三界,听法鱼龙趁两潮。

又携二客过斯堂,惭愧当年塔院香。


染习未除尘土念,奔驰犹作马牛忙。


渐添白发头颅上,转觉青云道路长。

物外逍遥月鼎翁,先生早岁得相从。


榴皮画壁成黄鹤,竹叶书符化绿龙。


天女时闻苍水佩,世人空拜累珠峰。

仙官南去洞庭南,衡岳诸峰更一探。


黄石早为松子客,青童曾是木公男。


羽衣轻举淩苍雾,毛节遥瞻入翠岚。

查君学道恋名山,庐结东南紫翠间。
更忆皇州春色好,却辞仙馆曙光闲。
千年城郭逐人去,八月星河奉使还。
惟梅本是群仙侣,别有芳姿照微雨。
人尝误作杏花看,我亦戏作莲花语。
即色非空还是色,遽数不终须悉数。
梅仙之宫在何许,五尺青天隔风雨。
冰雪肌肤绰约人,铁石心肠软媚语。
行藏一粒粟中寄,品格百花头上数。
我本渔钓清江滨,三生自是华盖君。
往从竹浦拾明月,初向芝山寻白云。
闻有仙人姓丘者,旧庐正在燕城下。
甚欲抠衣去,仍烦折简呼。
竟孤林下约,还想市间壶。
野馆侵浓树,春波乱嫩芜。
苍苍五老雾中坛,杳杳三山洞里官。
手护昆仑象牙简,心推霹雳枣枝盘。
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明哲良罕遇,遇君辄思齐。
挺生著天爵,自可析人圭。
河洛初沸腾,方期扫虹霓。
别后已闻师得道,不期犹在此山头。
昔时霜鬓今如漆,疑是年光却倒流。
真师请于帝,应世住穹窿。
锁院凭雷掣,飞楼惹鹤翀。
神形符字凸,鬼血剑花红。
藐姑容化三阴馆,勾漏砂封六乙泥。
五练夜穷苍玉几,七明晨采碧云梯。
冠霞高挹浮丘袂,握髓深藏鬼谷溪。
眼有神光射霭山,不须更问列仙班。
道人四海都游遍,只有先生一介闲。
季君本神人,冥晦居山中。
还丹九转成,颜色如儿童。
致虚感元气,语默与天通。
茫茫云著地,摵摵雨交天。
篁竹连河上,青茅尽海边。
栖迟聊应化,放旷且谈玄。
为道常日损,尊师修此心。
挂肩黄布被,穿发白蒿簪。
符札灵砂字,弦弹古素琴。
崇台高映大罗颠,三素流云绕碧天。
王母不来春又暮,洞门闲却古苔编。
云母屏风月影孤,碧云琪树两三株。
道童惯识钧天舞,偷向阶前教鹤雏。
我送金华子,西归玉女峰。
瑶笙飞一鹤,宝剑佩双龙。
人问丹砂诀,天清碧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