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几年九日西湖酒,此际从公把菊花。


酬唱不知留客舍,登临无奈得诗家。


水舟又掠空潭浪,山屐经行两岸沙。

西风萧索雨声愁,长夜漫漫人倚楼。


莫上竹帘空怅望,绿杨烟暝水中流。

一楼烟雨更横江,吴越苍山入混茫。


霁色未分无远树,潮声初过有归艎。


檐楹高处闲登眺,市井中间任迫忙。

满窗风叶送新凉,人在红尘巷里藏。


午坐岸巾初睡足,更呼茶碗净烧香。

小楼常有伴,端不叹离群。


牖纳青溪月,檐飞翠岫云。


自藏东观草,谁勒北山文。

海上楼成倚啸台,风流河朔几人来。


稍呼江鹳偏能下,何处秋涛不壮哉。


病起五湖行欲乞,家贫三径待谁开。

昏黑暗人间,龙鳞不可攀。


疏钟闻远寺,小月上高山。


白虎驮经去,青鸟取食还。

倩魂飞向人间,满身都带蓬莱雪。
瑶台半倚,花瓷小种,洗妆无力。
西府藏娇,东皇试剪,妒他颜色。

可怜人日天涯,年年春梦花前冷。
丝丝细雨,愔愔薄雾,草堂芳訉。
中酒心情,试灯天气,峭寒偏忍。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
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
不顺俗。

小楼秋水上,一榻俯南天。


九月闻边雁,千林带暮蝉。


云流古堞外,木落苍波前。

买得仙人缩地符,三江七泽尽吾区。


诸公为有登楼兴,来看扬州白马湖。

鸦乱斜阳。
绿柳千行。
村墟外、禾黍平岗。

古道斜曛。
野水孤村。
暂停骖、频叩柴门。

雾敛高旻。
楼敞无尘。
卷残霞、恰受斜曛。

濒湖观户旧倒颠,新起小楼明且鲜。


道人不惯养白鹤,食豕却来堂下眠。


偶闻使者薄暮至,考鼓挝钟吟昊天。

明月中秋近,东楼望眼悬。


故人俱好在,清思各相牵。


天极银潢净,凉浮玉露先。

远山如簇,对楼前、浓抹淡妆新翠。
应是西湖湖上景,移过江南千里。
旧日春光,重归杨柳,苒苒黄金缕。
西山白雪一丈深,北风吹倒长松林。
千崖无人虎豹死,中夜有客乌鸢吟。
高楼此时最相忆,弱水隔海知难寻。
残红委地水平池,杨柳阴阴莺乱飞。
山色满楼新雨后,一帘风絮卷春归。
雨洗春山空翠新,登楼不见送鸿人。
薜萝清夜月依旧,无复新诗泣鬼神。
萧条秋色满平芜,大隐如君兴不孤。
诗罢凭高发清啸,满窗明月坐冰壶。
行眺不得志,萧然还掩关。
雨中千树橘,花外万重山。
湿鸟归恒暮,孤云去不还。
城中有高楼,十二红阑干。
丹梯下平地,飞甍入云端。
一朝异时事,榛莽生凄寒。
帘卷西风豆雨干,蟾光摇动碧云端。
仲间总是清虚府,天上谁楷白玉盘。
江净雁拖云影瘦,楼高人立桂香寒。
独倚阑干眺夕晖,山城秋色正依稀。
蝉声不定风枝袅,虹影初残雨意微。
看去墨云双鸟没,听来紫塞一鸿归。
宿雨暗郊原,寒阴凄庭户。
朝来报新晴,东风卷黄雾。
曙色见西山,春晖明深树。
四时一何速,春到物华更。
占岁书晨候,登台望汉京。
地平江树合,风起午潮生。
小楼连苑吹笙,沈沈久别羁人怨。
峭凉窗纸,冷风凝露,宵深梦短。
道远绵绵,思归怀故,惯经游倦。
危楼摇曳入云高,六月寒生范叔袍。
雨阵射窗同劲弩,风威撼屋肖狂涛。
乾坤若磨随旋转,草木皆兵听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