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十年霄汉未蹉跎,一疏风尘奈乐何。


健忆贺公辞绂晚,贫怜疏傅赐金多。


青天忽落持螯手,白日殊私捉鼻歌。

子猷爱此君,不能一传神。


谁为传神者,峭茜得其真。


前有文湖州,后有王舍人。

天宝剑舞称裴旻,盘马一决分千身。
熻如雷电缭四足,圆若日月抟双轮。


颜尚书受颠史诀,书笔暗与裴通神。

惊传星象傍吾庐,孺子能勤长者车。


林竹选留诗句后,石苔开识履声馀。


先春丽藻争思御,及暝玄言转自舒。

犹忆尚书履,今皇慰老成。


拂衣辞白下,挥手谢苍生。


略尽人间事,仍探物外情。

着意寻空空未得,若论空外本无空。


从教了却真空义,干树桃花自在红。

嵇山别墅倚云开,新放尚书天上回。


客至不妨棋局赌,主恩还乞鉴湖来。

代有尚书能识履,里多乔木总推林。


传来凤羽寻常物,别采龙唇大始音。


小语时时霏屑玉,新编字字比南金。

握手江湖意悄然,辟书羔雁记游燕。


宫花可自翘才馆,袖草犹余应制篇。


丞相总知还有命,公车虽晚不论年。

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
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

惊风吹折扶桑柯,白日惨惨沉沧波。


无数哀猿啼不止,美人回首泪滂沱。


曾将九辩吊沅澧,长夜悠悠雪千里。

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


主忧臣辱谁非我,曲突徙薪唯有君。


金紫满身皆外物,雪霜垂领便离群。

名遂功成累复轻,鲈鱼因起旧乡情。


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


化剑津头寻故老,同亭会上问仙卿。

梓泽成新致,金丹有旧情。


挂冠朝睡足,隐几暮江清。


药圃分轻绿,松窗起细声。

百工允敕重朝端,职典枢机未易殚。


出纳望同天北斗,清芬品拟省中兰。


分曹政洽调元气,补衮心悬效寸丹。

喉舌宣王命,纲维辖众僚。


星辰环紫极,剑履上青霄。


独坐心常凛,西曹法自昭。

峻望三台近,崇班八座尊。


栋梁才不忝,葵藿志常存。


大政资经画,吁谟待讨论。

高岳生良佐,兴朝重老成。


南宫持藻鉴,北斗秉权衡。


忠岂惟供职,清能不近名。

卿月光华灿,朝廷任重臣。


分曹资辅国,列位济斯民。


正直先寮属,端严领缙绅。

圣代司空比玉清,雄藩观猎见皇情。


云禽已觉高无益,霜兔应知狡不成。


飞鞚拥尘寒草尽,弯弓开月朔风生。

荐书及龙钟,此事镂心骨。
亲知殊悢悢,徒御方咄咄。


丛台邯郸郭,台上见新月。

君家此画何由得,峭壁阴森如铁色。


高阁平临烟雾低,长松□舍雷雨黑。


寒绡七尺半是云,深林窈窕路莫分。

萧萧红叶马前飞,又送王孙昼锦归。


却到旧游应怅望,故溪秋藓满鱼矶。

雁向愁边落。
渺汀洲、孤云细雨,暮天寒角。
有美人兮山翠外,谁共霜桥月壑。

老石山苔手自治,爱闲诗最与山宜。


园官莫惜频来往,破费春风又几时。

慨晴江渺渺,乘风下、倚沧浪。
问许大乾坤,金焦两点,曾几兴亡。
平章古人安在,但青山、烟水共微茫。

蠢彼鼪鼯,嗟尔何为,敢瞰长淮。
遣诗书元帅,又劳指画,神仙寿日,不放襟怀。
略已三年,可曾一笑,天岂悭吾老子哉。

明日又重午,搀借玉蒲香。
劝君且尽杯酒,听我试平章。
时事艰难甚矣,人物眇然如此,骚意满潇湘。

分得山云老一瓢,梦寒不记紫宸朝。

无人画出闲中味,吟入梅花雪径遥。

佳木扶疏漏晓暾,书床留得夜来云。


幽经谈尽无功课,自理东窗芝术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