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海燕初归朔雁回,静眠深掩百花台。


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酝还因熟客开。


檐外暖丝兼絮堕,槛前轻浪带鸥来。

往事何时不系肠,更堪凝睇白云乡。


楚王城垒空秋色,羊祜江山祗暝光。


林下远分南去马,渡头偏认北归航。

见说尚书解绶还,七年高卧陇西山。


曾悬履舄星辰上,更闪旌旗楚蜀间。


老伴青松全晚节,静餐丹药驻春颜。

不见尚书履,阶阴空绿苔。


菊荒三径在,枣熟众禽来。


迹为怜幽驻,图因好事开。

平泉旧时里,秋日永亭开。


苑树涧阴合,鱼梁山照来。


野人临逸钓,公子进新醅。

皇家有恒宪,斋祭崇明祀。


严车伊洛间,受誓文昌里。


沈沈云阁见,稍稍城乌起。

公今重释五千言,一法专求是要诠。


天道生成忘万物,师人功业在群贤。


世尘甚扰吾何欲,谦柄常持彼任先。

秋水桥边红叶林,数家茅屋傍青岑。


冈头种玉朝烟暖,陇上锄云宿雨深。


摩诘辋川宜入画,少陵韦曲自成吟。

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


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

仲文曾作黑头公,辅弼明时播美风。


治粟货泉流冀北,提刑奸迹屏胶东。


笑观桃李新恩遍,拜扫松楸老计终。

绿野堂边种药成,已斑髭鬓复青青。


谢庭子弟皆英物,汉殿公卿半学生。


争捧溪藤求妙画,竞磨崖石乞新铭。

书记向丘门,旌幢夹谷尊。


从来游幕意,此去并酬恩。


雁叫嫌冰合,骢嘶喜雪繁。

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


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


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

一饭仍难受,依仁况一年。


终期身可报,不拟骨空镌。


城晚风高角,江春浪起船。

翩翩旗尾破新晴,颇似龙驹脱在坰。


再上封章辞雨露,故令高节焕丹青。


卿云媚日怀仙隐,白鹭迎舟宿晚汀。

书生磨吻铅刀铦,君家手笔不退尖。


琢成秀句夺天巧,平揖鲍谢奴高钱。


郊寒岛瘦复可哂,汉风楚国真能兼。

湘民清晓寿邦君,下客惭无句语新。


敢述老农歌诵意,一觞持上太夫人。

公今卧护足从容,岂有扁舟欲便东。


少待政成归帝所,此邦还在化钧中。

蜀江东下接襄江,总是当年蔽芾棠。


此地回旋莫嫌窄,且教春色满三湘。

清坐铃斋公事稀,春来风日更迟迟。


胸中水镜渠自避,却笑缿筒徒尔为。

前时劝君出东郊,父老欢呼望羽旄。


甘雨便随车马到,眼看沾足遍蓬蒿。

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长闲花柳村。


都在邦君和气里,卖刀买犊长儿孙。

倚壑高松一万株,拂岩飞瀑氎巾铺。


白龙隐映苍龙舞,山气虚兼水气濡。


净壁沈沈悬瑀佩,空堂隐隐奏笙竽。

休辰盛文化,畿吴富登庸。


蝉联首四方,蔼蔼来毛公。


翼翼宝玉执,桓桓岱山崇。

绣衣经略南来后,漕运尚书又入闽。


万里铜盐开越峤,千艘升斗贸蕃人。


香熏茉莉春酲重,叶卷槟榔晓馔频。

窅然长夜台,举世可哀哉。


泉户一朝闭,松风四面来。


石碑填驳藓,珠服聚尘埃。

疏公黄发欲遗名,诏秩青宫二品荣。


自昔为家皆僻地,更闻题剑得佳城。


赐金给馆君恩重,倚杖看山世累轻。

金声掷赋惟兴公,西河智略称会宗。


曳裾置醴初奋发,听履题剑方从容。


上倚壶遂以为相,众恨王骏不得封。

殄瘁虚人望,哀荣备宠章。


畴功萧相国,异数郭汾阳。


鼎实宵无味,阶星昼陨光。

意气万夫望,衣冠八尺身。


有为悲凤鸟,不作画麒麟。


馀烈周宗近,英威汉相真。